到了一定年紀,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都會出現“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的字眼。近日,有研究顯示,只需在日常吃飯上改變一下,采用“16+8”飲食法,4個月就能讓肝臟脂肪減少近24%:
一天24小時中選擇16小時只喝水、黑咖啡或茶,剩余8小時主要吃正餐。
這個方法靠譜嗎?
“16+8”飲食法應該如何正確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在8個小時中,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剩下的16個小時不吃任何東西,或者只喝水。有研究發現,這種飲食方法,可以優化代謝健康,適用于單純肥胖的成年人,或者伴有胰島素抵抗或糖尿病前期的人。
“16+8”的飲食方法通過限制進食時間,減少熱量攝入,促進脂肪分解,從而減少脂肪堆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趙紅:長時間空腹,可以使身體的代謝狀態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可能會引起胰島素水平下降,促進胰高血糖素水平增加,使身體處于促進能量分解的狀態。這樣脂肪分解會加速,脂肪囤積會減少。
16+8”飲食法適合所有人群嗎?
專家表示,這樣的方法并不適合所有人。
適當嘗試“16+8”飲食法,不僅能夠享受美食,還能有效控制體重。同時,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身體不良指標。但是這個飲食法并不適合所有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這種飲食方法并不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或有進食障礙,比如厭食癥、暴食癥的人,也不適合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成年人如果合并有低血壓、低血糖,患有慢性病如肝腎功能異常、胃潰瘍等,也不適合。
脂肪肝是全身性疾病的“報警信號”?
目前,脂肪肝不再是“中年發福”的附屬品,很多年輕人甚至兒童也因不良生活習慣而患病。
專家表示,脂肪肝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它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但危害巨大。脂肪肝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其極強的隱匿性。
早期(單純性脂肪肝):可能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或僅感到輕微疲勞、右上腹隱痛,極易被忽略。
中期(脂肪性肝炎):肝臟出現炎癥、壞死,肝功能指標(如轉氨酶)可能升高。但很多人仍無明顯感覺。
晚期(肝纖維化、肝硬化):當出現乏力、黃疸、腹水、腹脹等明顯癥狀時,肝臟可能已經發生了嚴重損傷。
脂肪肝是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趙紅:這個時候就提醒我們需要關注身體代謝情況。因為脂肪肝的患者發生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的概率是要明顯增加的。出現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我們要積極進行降脂、降糖、降壓治療。這樣生活方式改變,再加上風險因素控制,不僅可以使脂肪肝獲得好轉,而且也可以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規避脂肪肝的認知誤區
“16+8”飲食法的8小時,可以無節制進食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重大誤區。我們在進行“16+8”飲食法的時候,一個前提是要做好總量控制,而不是說在8個小時之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這種集中在8小時內的過量飲食,是對健康不利的,同時也達不到改善代謝和減重的效果。
有脂肪肝但身體無任何癥狀,可以不用管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趙紅:這種說法錯誤。需要看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合并一些高危因素。再看脂肪肝的時間、進展到什么程度。這些都需要全面評估。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