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講解雷暴哮喘的預防方法。 記者 楊方彧 攝
綿陽新聞網訊 11月14日,2025年涪江流域川渝十地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綿陽圓滿落幕。來自重慶北碚、合川等4區與四川綿陽、德陽等6市州的20名選手同臺競技,將“高冷”科學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知識盛宴,為深化流域跨區域科普協同寫下生動注腳。
決賽現場氛圍熱烈,選手們緊扣“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主題各展所長。在4分鐘自主命題講解環節,環境EDNA技術如何守護水環境、現代治沙科技怎樣讓沙漠“煥新顏”、雷暴哮喘的預防妙招等內容,通過通俗表達與直觀演示,讓現場掌聲不斷。
隨機命題環節更顯功力,選手圍繞人工智能、新能源、鄉村振興等議題,即興完成2分鐘講解。扎實的知識儲備、敏捷的應變能力,充分展現川渝科普人才的綜合素養,為觀眾奉獻了一場高水平的科普盛宴。
最終,綿陽選手趙玲憑借《科技城解碼“國寶胃”,AI破解熊貓生存密碼》的精彩講解脫穎而出,摘得一等獎;大賽同時評選出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10名,并通過現場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1名。
本次大賽由綿陽市科技局、市科協主辦,綿陽師范學院承辦,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涪江流域科普能力協同建設的重要舉措。“這是川渝深化科普協同的重要實踐。”綿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綿陽將以本次大賽為契機,整合科技城創新資源與流域生態文化資源,搭建跨區域科普交流平臺,推動科普與教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讓科普賦能流域生態保護、科技創新和區域協同發展,為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注入持久動能。(記者 楊方彧 宋德平)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