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一場聚焦于數智時代中醫藥領域發展的人工智能賦能中醫藥創新發展學術會議在綿陽舉行。作為2025年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動,本次會議會聚了眾多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智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前景。
開幕式上,會議發布了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綿陽市中醫醫院聯合研發的中醫智能診療系統——敏鵲AI醫生助手系統與AI健康管理系統,該系統在多項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行業首創視覺脈診、網絡辨證等中醫診斷新技術;構建52位不同流派名老中醫智能體;實現復雜環境下語音、聲紋、方言識別,并能在5秒內生成高質量語音電子病歷。目前該系統已在多家醫療機構試點應用,有效助力智慧醫院建設及電子病歷評級,顯著降低中醫診療的使用門檻,讓優質中醫藥服務走進日常健康場景。
會上,11位來自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中醫藥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應用、中醫藥AI交叉研究”等方面做主旨報告。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國內外中醫藥領域與人工智能領域150余家單位的4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賦能中醫藥創新發展”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同期,在4個分會場開展了講座等活動,累計10萬人次通過現場直播進行學習交流。(記者 李錦輝)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