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改革創新四川這么干
總體思路
聚焦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全方位推動高質量招商引資
●錨定主線激活力:積極探索推動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營商環境招商、應用場景招商,著力構建高水平招商引資新模式
●強化主攻方向:瞄準15條重點產業鏈和20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力招大引強、聚新培優
●打造新優勢:推動“投資四川”助企服務升級,優化投資環境
總體目標
聚焦大產業、大項目、大外資、大平臺推動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做強大產業:做大產業投資增量,納入固投統計的省外引進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同口徑增長4%以上
●突破大項目:促進落地一批支撐性、引領性、戰略性重大產業項目,全省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200個以上
●吸引大外資: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外商直接投資(FDI)規模繼續保持中西部領先
●打造大平臺:高質量舉辦第二十屆西博會、“2025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和全球川商發展大會,舉辦系列投資促進專題活動20場以上
2月18日,2025年全省經濟合作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明確將2025年定為“招商引資改革創新年”,圍繞招商定位、招商理念、招商機制、招商模式等多個方面尋求新突破。
對招商人而言,2025年壓力更大:利用外資受到多重制約,招商新政倒逼加速改革,招商模式加速由“政策驅動”向“市場主導”轉變……作為助力產業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在挑戰加大的當下,四川招商引資如何破難題?
瞄準建圈強鏈 建立健全相適應的項目對接促進機制
2月13日,四川省舉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總投資11318億元的2956個項目啟動建設,項目總數和總投資額均創下歷年之最。在項目總盤子中,招商引資項目占據相當高的比例,對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在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四川明確提出“加快推動重點產業建圈強鏈”。招商引資改革創新作為建圈強鏈的“關鍵變量”和“最大增量”,是2025年四川經濟合作系統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今年我們將通過強化重點突破與集群招引協同并重,建立健全同建圈強鏈相適應的項目對接促進機制。”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什么樣的項目對接促進機制才能與建圈強鏈相適應?全省經濟合作工作會議上明確了解題思路:突出四川六大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抓重大項目招引,以“圈鏈思維”瞄準15條重點產業鏈開展分析研究,每個重點產業賽道細化形成“一個產業招商圖+一份目標企業名錄+一張在談項目清單”機制。
“從招商引資的角度看,這種機制應當是由多個維度協同發力。”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大會現場提出包括“三業聯招”“三鏈同構”等在內的一系列新打法,前者即推動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業聯招”,加速促進產業深度融合;后者即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三鏈同構”,放大融合整體效應,協同推進產業建圈強鏈提速,最終促進“缺鏈”連通、“短鏈”延長、“弱鏈”育強。
一個細節不謀而合:在全省經濟合作工作會議現場,同時出現了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商務廳等15個省級部門的身影。這樣的“牽手”,就是要通過行業主管部門深度聯動,組建產業聯合招商專班,共同抓好重點產業招商,進一步把項目招引做深做實。
“下一步還將加強外資、外貿、外經、外事、外宣、外智聯動,聯合要素保障部門圍繞項目落地抓好跟蹤服務等,最終形成‘招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素保障部門+項目承載地’招引合力。”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實際上,這一系列改革創新已在四川項目招商一線行動起來。
在綿陽,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0億元建設的Mini-LED、高功率芯片散熱封測項目建設全面加速。作為綿陽新型顯示產業的鏈主企業,今年惠科系列項目產值有望達到290億元。
“借助鏈主的磁吸力,我們已成立招商引資聯盟,由龍頭鏈主企業任‘盟主’,發揮‘磁力’以商招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綿陽市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綿陽已建立一個鏈主企業、一個招商專班、一張招商圖譜、一個承載園區的“四個一”鏈主招商模式,形成“政府統籌推進、鏈主集成發力”的聯動招商格局。僅新型顯示產業一個領域,今年產值就有望突破1000億元。

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 綿陽市經濟合作局供圖
在德陽,剛簽約落地不久的迪興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作為給當地鏈主企業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提供配套的服務商,迪興未來每年將為10萬輛汽車提供懸掛系統、轉向裝置、制動系統等零配件,并推動德陽數字化商用車零部件智能制造體系加快建設。目前,包括迪興在內,圍繞一汽解放落地的配套企業已有5家,覆蓋10余種材料。僅2024年,一汽解放在這些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就達到1.9億元。
構建良好的招商生態 聚焦招引側、落地側、服務側協同發力
構建良好的招商生態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此,今年四川提出招引側創新、落地側加速、服務側提質的“三側協同”模式。
聚焦招引側,四川將積極探索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營商環境招商、應用場景招商等新模式,推動招商引資與科技創新、資本金融、首發經濟等多鏈互動、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競爭力。
近期,成都連續做出兩個動作:出臺《成都市鼓勵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暫行辦法》,設立最高1000萬元的獎勵,成為全國第一個出臺外資研發中心專項支持政策的副省級城市;組建成立成都招商中心,將全面統籌區(市、縣)、產業園區,精準高效招引“鎮園之寶”和關鍵配套企業,實現產業集群提能級攻堅。
年初,宜賓總規模超6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群重磅亮相。對此,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基金招商作為一種新的招商引資方式,既能發揮基金在項目推薦、股權投資方面的優勢,又能解決企業投資新項目缺錢、缺產業資源的問題。按照計劃,宜賓將邀請優秀的基金管理機構參與組建地方新一輪產業投資基金,重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產業,推動建圈強鏈。

位于宜賓儲能產業園的宜賓中車時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中車新能源儲能基地項目。 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供圖
聚焦落地側,四川將集中精力推動“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打通從項目包裝推介、在談重大項目、項目簽約、落地督辦,到新增實際投資、項目激勵獎補等環節的堵點。”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聚焦服務側,今年四川則將開展一系列探索,比如推動“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向“重點產業扶持政策”轉變,聯動相關產業部門,分產業探索制定扶持措施,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創建“投資四川”首席服務官制度,在重點項目“一對一”配備服務專員,通過“面對面”溝通、“點對點”交流、“實打實”解難,穩定企業投資預期。
項目成功招引后,“效果好不好”“留不留得住”等成為關鍵。兩組數據顯示:2024年,省外引進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對全省固投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但投資增速較低;外商直接投資(FDI)規模保持中西部首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但增速有所放緩。
為此,今年四川提出,要圍繞“有效投資、有根產業、有持續稅源”抓項目。
一方面,為讓經營主體“敢投”,今年四川經濟合作系統將在已簽約項目的服務和督導上做深文章,推動加快投資、加大投資和已簽約外資項目FDI盡早到資,引導在川經營良好、利潤較大、有增資潛力的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繼續保持FDI規模中西部領先。
另一方面,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打造“拆不散、帶不走”的產業集群。今年四川將在引育龍頭鏈主、完善關鍵配套、推動科技創新、配置要素資源、打造應用市場、優化政務服務等領域統籌發力,促進外來企業與本地在產業、創新、人才等方面互動,形成最適合企業生長的產業生態。
搭好高能級平臺 “一月一活動”助外資招引跳起摸高
2月19日,中國穩外資20條發布,在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突破。
外資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推動力。近年來,四川始終把吸引和利用外資放在重要位置。去年,全省外商直接投資(FDI)到資26.1億美元,包括英特爾成都封裝測試基地擴容升級、成都高投梅塞爾氣體等一批重大項目接續落地。
不過,挑戰正在加劇。“當前全球跨境投資仍然比較低迷,同時受國內外相關產業發展變化等因素影響,部分跨國公司主動調整投資布局。”有業內人士指出。
“必須打好提前量,讓高能級平臺‘跑起來’,為項目招引蓄能。”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四川經濟合作系統的一系列重大活動已搬上日程:將按照“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活動”的思路,高質量舉辦重大平臺活動和專題投資促進活動20場以上,包括第二十屆西博會、“2025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全球川商發展大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全球投資推介會等重大活動,助推一大批重大優質項目簽約落地。
據悉,將于5月中下旬舉辦的第二十屆西博會,目前已有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烏拉圭、泰國、冰島等10余個國家確認參展。同時,沃爾瑪、百勝餐飲、德國大眾等百余家世界知名企業,以及聯合國項目事務署等國際機構也將參會。
此外,今年四川還將分區域、分產業策劃專題招商,聯合龍頭鏈主企業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等專項活動,加速釋放合作機遇,促進重大項目落地。
搭建平臺只是企業和項目“走進來”的第一步。“瞄準外資企業健康成長,今年四川將加快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支持外資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同時,錨定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的外資頭部企業,引進高技術外資項目,引導境外資本、外資企業與本地企業合作,通過并購、參股、合資等方式在川布局。”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說。
“2025年是招商引資的關鍵之年,新機制待建立、新模式待探索、新政策待重構,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特別是當前四川肩負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等一系列重任,不僅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更為廣大企業家和投資者提供了廣闊空間。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