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綿陽城區迎來一波給行道樹“理發”的熱潮。自10月下旬起,綠化部門的“Tony老師們”陸續對長虹大道、躍進路等20多條道路上的5000多株行道樹進行集中疏枝修剪,既“剪”出了城市新顏值,也消除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11月10日,躍進路北段的修剪現場,高空作業車將涪城區的綠化工人們穩穩托起,他們頭戴安全帽,手持油鋸,眼神專注。隨著油鋸嗡鳴,過密、雜亂的枝條應聲而落,動作干凈利落。地面上,有人指揮高空作業,確保安全;有人將剪落的枝條整理、分段,送入木料粉碎車。環衛工人緊隨其后清掃碎屑,整個過程高效流暢。

這番精細修剪,精準地回應了市民的“煩心事”。附近一家經營火鍋店的老板陳先生告訴記者,之前自己的店招被遮住了大半,客人不好找。“我要給這些師傅們點贊!反映后,他們迅速響應,做了精細修剪。現在招牌大老遠就能看到,店里人氣也高多了。”
部分行道樹在夏秋時節生長過密,不僅讓沿街商鋪店招被“淹沒”,還帶來不少困擾:枯枝易墜落,影響行人安全;茂密枝葉遮擋陽光,導致居民家里采光不足,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美觀。

平政社區的張大爺感嘆:“冬天陽光本來就少,樹葉一遮,家里整天暗沉沉的,衣服都晾不干,感覺很壓抑。”老伴兒陳婆婆則對安全隱患憂心忡忡:“樹上枯枝多了,走在路上總擔心掉下來。”
那么,進入冬季,氣溫降低,修剪是否會影響行道樹健康?涪城區環衛綠化中心喬木管護股股長陳治瑋介紹,此次修剪重點清除了樹木的枯枝、病枝。“這些就像樹的‘病灶’,不僅破壞生理機能,阻礙水分養分吸收,還會消耗營養,成為病蟲害的溫床。及時修剪能有效阻斷病蟲害傳播,為樹木健康生長創造更好條件。”換言之,這輪“理發”不僅是“美容術”,更是一劑健體強身的“預防針”。記者獲悉,此次中心城區樹木集中修剪,預計將持續至11月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實施的新版《綿陽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辦法》為樹木修剪提供了明確指引,提出應按照兼顧公共安全和樹木正常生長的規律,定期對管護的樹木組織修剪。辦法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組織修剪——
◆因樹木生長嚴重影響他人采光、通風,且利害關系人提出修剪要求的;
◆遮蔽城市道路照明設施,遮擋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或者監控設備的;
◆影響架空線、管線、交通設施等公共設施使用安全或者交通秩序管理的;
◆樹木自身養護需要。
同時,修剪公共綠地上的喬灌木,應當執行喬灌木修剪技術規范,不得過度、超強度修剪,不得毀壞樹木。
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扮靚了街道,更在細微處回應了市民的期待,讓城市綠化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記者:蘭建春,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