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和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復核通過名單,我市涪城區特種環境作業機器人產業集群入選,涪城區連接器產業集群復核通過。至此,我市已累計培育4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近年來,綿陽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產業建圈強鏈工作部署,深入實施“587?”產業建圈強鏈,開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行動,成為6條省級重點產業鏈主要承載地,10條省級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地。目前已累計培育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4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8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3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個;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1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3個。
綿陽為何在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上成績斐然?記者了解到,在支持全市中小企業集群建設過程中,綿陽通過政策支持賦能集群發展。在出臺的《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確支持產業集群發展。鼓勵以園區為主承載地申報國、省級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先進制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的,國家級和省級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用于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先后對上爭取資金2200萬元,專門用于促進集群發展。

今年以來——
◆綿陽系統構建重點產業建圈強鏈“587?”產業體系,創新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一賽道一產研院”創新體系,制定“一圖一表一隊”,聚焦特色產業聚鏈成勢、鏈群協同,大力推動重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建設;
◆通過實施新賽道爭先競速行動,培育生態牽引力企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持續推進“智改數轉”,建設高能級賦能平臺,加速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實施育苗壯干行動,梯度培育鏈主、鏈屬、新企,壯大規上工業企業群體。
◆同時,創新開展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一線紓困”專項行動,掛牌運營“企業之家”,實施金融賦能新型工業化主引擎“融雪行動”,市縣協同扎實開展國、省穩增長等增量政策宣傳解讀,靶向推送惠企政策,幫助企業穩預期、提信心、促生產,成為全國“強化企業服務提升減負成效”典型案例。
新聞鏈接: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指定位在縣級行政區劃范圍內,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記者:謝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