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于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應用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美年健康從全國近600家體檢中心的AI技術“試練場”搭建,到覆蓋3億人次的真實世界健康數據矩陣構建,再到“篩查預警-監測干預-效果評估”智能服務閉環打造,都與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契合。
值得關注的是,美年健康集團此前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AI相關業務收入約2.5億元,同比激增71.02%,成為驅動利潤增長的核心引擎。
美年健康三維布局“場景、數據、生態”響應新政
美年健康以“All in AI”戰略為核心,通過場景落地、數據開放、生態構建三維布局,響應《意見》要求,相關舉措在近日舉辦的“新質生產力AI+醫療創新應用大賽”上集中亮相。
在場景落地層面,美年健康將全國近600家體檢中心打造為AI技術“應用場”與“試練場”。
在影像診斷領域,針對政策“多病種篩查”要求,重點布局CT“一掃多查”技術,整合AI冠脈鈣化積分、AI骨密度、AI食道占位性病變和AI胰腺占位性病變的輔助識別,提高了風險篩查的廣度,減輕了客戶負擔。同時,自主研發的超聲AI全量質控,實現了對集團每天200多萬張超聲留圖的自動化質評,保證了超聲掃查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進一步完善超聲AI質控系統與一站式智能解決方案,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在健康管理領域,響應“智能新型服務業態”部署,構建“檢前-檢中-檢后”全流程數字化閉環,檢前通過AI生成“行業+崗位+個體”定制化體檢方案,檢中智能導檢系統實時規劃最優路線,檢后“健康小美”數智健管師生成精準率92.9%的健康建議,針對慢病管理的“糖豆”血糖管理智能體,2025年第三季度服務用戶環比增長52%。
數據開放方面,落實《意見》“豐富醫療數據供給”要求,美年健康依托累計服務近3億人次的基礎,構建覆蓋全年齡段、全地域的真實世界健康數據平臺,沉淀百萬級腫瘤早篩、千萬級慢病、億級影像診斷數據。在嚴格遵循《個人信息保護法》前提下,2025年第三季度已向合作機構合規共享脫敏數據集超200萬條,同時發布"真實世界數據平臺及應用"創新需求,探索疾病風險預測、健康趨勢洞察等數據價值挖掘路徑,與政策導向高度契合。
生態構建上,踐行《意見》“鼓勵協同創新”部署,美年健康全面開放三大核心資源:近600家體檢中心的真實運營場景、合規脫敏的海量數據資源、深耕20年的專業產業生態(含醫療專家網絡、質量控制體系、市場渠道),為創新成果提供從臨床驗證到商業落地的全鏈條支撐。“我們將扮演參與者、賦能者、投資者三重角色。”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表示,將與全球創新者合作,把頂尖算法轉化為普惠健康解決方案。
驅動業績增長 數據印證政策實踐成效
年前三季度,美年健康的業績答卷成為政策與企業實踐良性互動的生動注腳,核心數據凸顯AI技術的賦能價值。財報顯示,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0萬元-62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463.25萬元大幅增長70.51%-151.70%,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2.63億元-2.83億元,同比增長9.55%-17.87%,旺季增長動能強勁。
利潤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自AI業務的爆發:AI相關業務收入約2.5億元(24,963.84萬元),同比增長71.02%。在具體應用中,AI輔助診斷已覆蓋超90%體檢影像項目,肺結節、腦健康等早篩產品檢出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40%;AI智能主檢系統在188家分院上線,累計處理87萬份報告,將審核時長中位數縮短至0.7分鐘,流程效率提升超50%;AI超聲助手使單臺設備日均檢查量提升20%,有效緩解基層效率瓶頸。
未來,美年健康將持續深化“AI+大數據”雙輪驅動,加速向數智化健康服務生態引領者轉型:計劃三年內實現超聲機器人全國體檢中心全覆蓋,針對糖尿病、脂肪肝等慢病打造定制化AI管理方案;規劃推出家庭消費級健康陪伴機器人,構建"機構+家庭"全域生態;完善“篩選-賦能-落地”閉環,三年內實現50項以上AI技術臨床轉化,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AI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變量,正在重塑預防醫學范式。”俞熔表示,美年健康將以政策為指引,以數據和場景為基石,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企業力量。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