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在綿陽三臺縣西平鎮麻石橋村看到,連片的花生地里,村民們正在采收。只見村民雙手緊握花生莖葉,用力向上一拔——一簇簇飽滿的花生便破土而出,他們熟練地抖落根須上的泥土,然后整齊地堆放在一起,動作嫻熟而迅速。

“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季收成了。”村民帥安秀邊抖落花生上的泥土邊說,“春花生剛收完不久,秋花生又接著種上了。現在咱們這的花生,一年能種兩季,收兩季哩!”

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花生采收后,將被運往村里的水果花生交易集散中心,經過清洗、分揀后,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銷往成都、廣東、浙江等地,晾干后的花生則交由合作企業收購。

“我們現在秋花生鮮貨的話,畝產大概800-1000斤,干貨就400-500斤,選好后的精品賣價是8元-10元,畝產值在5000元-6000元左右。”三臺縣西平鎮麻石橋村后備干部王小英說。

據了解,水果花生是麻石橋村2021年引進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新品種“蜀花9號”。它屬于中粒型珍珠豆高糖低脂紅花生品種,不僅口感柔軟多汁,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深受消費者喜愛。今年全村共種植400畝秋花生,良好的產業前景帶動了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今年75歲的黃桂英介紹:挖花生按五角錢一斤計酬,熟練的村民每天采收量可達四五百斤,收入能有幾百元。即便是進度稍慢的,每天也至少能收入一百多元,多勞多得。

近年來,西平鎮多措并舉促推花生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該鎮與省農科院聯合建立“產業+育種”示范基地3000畝,成功打造出“水果花生”“五彩花生”等9種優秀品牌,突破傳統種植“一年一收”現狀,實現“春花生”“秋花生”兩季拓產。全鎮常年規模種植花生1.2萬畝,其中水果花生3000畝,鮮花生年均產量突破5100噸,花生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633億元,實現了產業“旺”、鄉村“靚”、群眾“富”。

三臺縣西平鎮副鎮長王德輝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擴規模、延鏈條、強品牌、增效益’的總體思路,穩步推動水果花生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劉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