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突破性價值的40項技術
近幾年革命性突破不斷,并加速向產業滲透,有望孕育出未來的顛覆性技術,重塑全球經濟社會格局
生命健康領域10項
侵入式腦機接口、AI蛋白質生成、下一代RNA藥物、通用型CAR-T細胞療法、靶向蛋白降解技術、細胞重編程技術、大片段DNA操縱技術、異種移植技術、體電子顯微鏡和單原子編輯技術
人工智能領域9項
世界模型、AI智能體、AI對齊技術、高效推理技術、端到端自動駕駛、蒸餾技術、VLA模型、面向科學研究的混合智能技術和黑燈實驗室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8項
量子處理器、AI量子糾錯解碼器、芯片級異構集成、光電混合芯片、通感算智融合網絡、后量子密碼、光學原子鐘和超異構融合的算力互聯
新能源領域6項
外部供鋰技術、緊湊型聚變反應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調控、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和碳纖維結構電池
新材料與先進制造領域7項
半導體石墨烯、納米壓印、旋轉爆震發動機、塑性陶瓷、體積3D打印、范德華擠壓技術和深海采礦技術
9月26日,在第十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顛覆性技術前瞻(2025)》報告。其中提到,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在可控核聚變、機器人、核醫學、航空航天等多個前沿領域實力雄厚。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綜合考量技術突破形式、關鍵程度、產業影響力及與國家戰略契合度等因素,結合海量數據挖掘分析和評估研判,歷經4個步驟遴選出最具突破性價值的40項技術。這些技術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近幾年革命性突破不斷,并加速向產業滲透,有望孕育出未來的顛覆性技術,重塑全球經濟社會格局”。
這40項技術包括:生命健康領域10項,分別是侵入式腦機接口、AI蛋白質生成、下一代RNA藥物、通用型CAR-T細胞療法、靶向蛋白降解技術、細胞重編程技術、大片段DNA操縱技術、異種移植技術、體電子顯微鏡和單原子編輯技術;
人工智能領域9項,分別是世界模型、AI智能體、AI對齊技術、高效推理技術、端到端自動駕駛、蒸餾技術、VLA模型、面向科學研究的混合智能技術和黑燈實驗室;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8項,分別是量子處理器、AI量子糾錯解碼器、芯片級異構集成、光電混合芯片、通感算智融合網絡、后量子密碼、光學原子鐘和超異構融合的算力互聯;
新能源領域6項,包括外部供鋰技術、緊湊型聚變反應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調控、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和碳纖維結構電池;
新材料與先進制造領域7項,分別是半導體石墨烯、納米壓印、旋轉爆震發動機、塑性陶瓷、體積3D打印、范德華擠壓技術和深海采礦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省政府于2025年7月印發《關于發展壯大新興產業 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的實施方案》,明確23個重點方向,涵蓋15個新興產業和8個未來產業,這些與發布報告中的研判方向非常契合。
(記者 楊方彧 宋德平)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