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安州

紅色健康驛站

微網格員協助網格員工作

“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

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輕裝前行

紅色健康驛站服務走進社區
改革風勁,潮涌逐浪。今年以來,安州區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破竹之勢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邁進。從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先手棋”,到破解民生痛點、提升治理效能的“組合拳”,一系列戰略性、創新性改革舉措精準落地、次第開花。這場系統性變革,不僅重塑著區域發展的內在邏輯,更在每一個百姓的獲得感中尋得生動注腳。
2025年以來,安州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有關改革部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高標準高要求推動一系列改革工作落地落實。全年謀劃部署改革任務126項,其中專項改革方案20項,國省級改革試點10項,自主創新改革12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全區正以“改革永遠在路上”的堅韌,蓄力再出發,為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注入磅礴動能。
□ 記者 安崢 文/圖
多網合一、一網統管
“微網實格”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花荄鎮文星社區的金鴻家園是一處已經建成十多年的安置小區,住著花荄、界牌兩鎮十多個村社的1000多名居民。近年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傳統服務模式逐漸難以滿足日益增多的民生訴求。社區黨委書記姜林表示,“小區居民來源廣泛、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只有從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服務,才能贏得居民的認可與信賴。”
今年針對現行網格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網格劃分過大、力量分散、服務事項不明確等問題,安州區積極探索“微網實格”治理模式,著力從優化網格設置、網格力量選配、運行機制規范等方面發力,推動形成“多網合一、一網統管”的“微網實格”治理體系,全面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姜林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已經配置126名微網格員。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微網格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矛盾隱患,積極介入調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同時,通過微網實格體系,整合各方資源,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有效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安州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左強表示,目前安州按照“1+1+N”的模式,落實1名社區(村)“兩委”干部擔任網格長、1名社區工作者擔任綜合網格員,從轄區內選拔服務意識強的黨員、退伍軍人、物業從業人員擔任微網格員,選聘“快遞小哥”“外賣小哥”擔任社區觀察員。通過“隨手拍”“隨時報”等方式,及時反饋社區(小區)等各類情況,實現大街小巷“全面關注”,大事小情“即時播報”。
截至目前,全區設置社區網格146個、農村網格118個、微網格744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359名,首批招募社區觀察員7名,基本形成“社區(村)-綜合網格-微網格”的網格治理服務體系。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社區樓棟單元、村組院落,實現訴求在格上搜集、宣教在格上開展、隱患在格上排查、矛盾在格上化解。
定時、定點、定人
紅色健康驛站服務群眾到家門口
日前,在花荄鎮勝果社區的“紅色健康驛站”,做完彩超的李阿姨既驚訝又慶幸。“之前只是偶爾感覺腹脹,并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李阿姨感慨,如果不是醫生專程過來做檢查,還不知道自己盆腔有一個巨大包塊。隨后,專科醫生給予她下一步的治療建議。
近年來,針對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不強、群眾生病習慣往大醫院跑等問題,根據社區人群特征和群眾數量,安州區探索建立縣級醫院與鄉鎮、社區“1+1+N”診療服務模式,通過“定時、定點、定人”的方式提供診療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截至目前,安州區共建成“紅色健康驛站”18個,服務群眾3萬余名。
安州區人民醫院黨委辦主任尚曉蓉告訴記者,自 2023 年 6 月第 1 個“紅色健康驛站”啟用以來,區人民醫院持續圍繞驛站所轄群眾的健康需求,每周到社區開展不同主題的健康知識講座及義診,醫務人員定期上門提供義診、健康體檢、健康宣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便利的健康服務。
據了解,醫院的“紅色健康驛站”項目先后榮獲“一線創優黨旗紅”綿陽市公立醫院黨建工作優秀案例、安州區志愿服務創意大賽項目金獎,并成功入選全國第七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黨建與健康服務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不僅解決了老百姓看病難問題,讓大家在家門口享受便捷、精準、暖心的健康關懷,更提升了醫院的社會聲譽和黨建品牌影響力。
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綜合查一次”讓企業經營更安心
“這兩天,我們剛參加完一場‘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檢查‘伴隨式’執法監督活動,通過全程觀摩、實時監督,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指正,督促執法人員立行立改,全流程規范推進行政檢查工作。”近日,安州區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股股長汪曉汀正為11月的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和監督工作做準備。
作為一線行政執法監督人員,汪曉汀真切感受到這一年來執法檢查工作發生的顯著轉變:“以往,都由業務主管部門單獨對所轄企業進行檢查,如今則由區司法局統籌協調牽頭部門發起檢查任務,多部門協同配合,切實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這樣的變化,檢查對象的感受最為深刻。安州區好醫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設備部經理耿道飛表示,“實行‘綜合查一次’后,多頭檢查整合成一次,集中到一個時間來,企業迎檢的負擔大大減輕了。”
對耿道飛來說,最直觀的感受是,準備迎檢材料的壓力大幅降低,“以前面對不同部門的檢查,需要準備相應材料以備查驗,現在好了,材料只準備一次,一次檢查就解決所有問題,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為企業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耿道飛還提到,如今面對不同的業務主管部門,企業遇到的一些矛盾現狀現場提出現場解決,這種方式很高效。
汪曉汀表示,安州區從今年3月開展“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模式以來,以高效的監管、精準的服務助力企業輕裝前行。全區22個涉企執法部門共開展“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27次,有效減少了對企業的多頭檢查、重復檢查。
下一步,全區涉企執法部門將進一步完善聯合執法機制,通過非現場檢查、智能化監測等手段,為企業營造安心經營的良好環境。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