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逸四川·綿陽之夜”國際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活動在梓潼舉行 記者 陳冬冬 攝
綿陽新聞網訊 10月28日19時30分,梓潼縣狀元第文化旅游特色街區華燈璀璨,“安逸四川·綿陽之夜”國際文化和旅游宣傳推廣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20余位文藝工作者、超過1300名來自海內外的嘉賓齊聚于此,共同見證四川文旅的精彩綻放。
此次活動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聯、綿陽市政府聯合主辦,作為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的序曲,這場以實景山水為舞臺的文旅盛宴,分為“蜀·安逸四川”“道·千年新韻”“綿·詩城智光”“長·卿山鑄劍”“情·和美與共”五個篇章,向世界全方位展示四川、綿陽、梓潼的文旅資源,為觀眾打造一場全新的視聽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打破常規主持人串聯模式,王迅、張蕾、于曉光、李光復、張凱麗五位知名文藝工作者擔任“文旅推薦官”,通過電影長鏡頭敘事法,將五個篇章自然銜接,凸顯“跟著電影游四川”的核心概念。
在“蜀·安逸四川”篇章中,創意舞臺秀《天府十二時辰》以十二時辰為軸,帶領觀眾領略四川十二個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魅力。說書人袁國虎手持折扇,立于三星堆神樹造型的舞臺中央,引領兩只可愛的大熊貓“安逸”和“陽陽”開啟時空之旅。
十二時辰走一圈,安逸熊貓、科技熊貓在四川。從辰時綿陽越王樓的巍峨——“辰時登樓望江流,唐代詩篇刻心頭。米粉香飄煙火氣,文武盛景在綿州”,到卯時巴中、達州大巴山的秀美——“卯時大巴山雨晴,云霧繚繞似畫屏”,8分鐘的演出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四川的文旅魅力。
“從蜀道,到絲路,再到‘一帶一路’。路,是華夏文明向世界展開的磅礴長卷;道,是東方智慧‘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溫柔回響。這天府之道,始于我們的方寸之心,走向未來的氣象萬千。”“道·千年新韻”篇章中,情景音畫《遇見蜀道》以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讓歷史“活”在當下。精彩的表演將古蜀道的艱險與今日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當舞臺背景切換為翠云廊的壯麗景色時,觀眾仿佛置身于那片綠意盎然的古蜀道中,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魅力。
“綿·詩城智光”篇章中,科技音舞詩畫《詩魂歸蜀·古今共吟》成為整場晚會的一大亮點。詩人“李白”穿越千年與現代科技對話,與安逸熊貓和科技熊貓共同游覽1300年后的故鄉。李白詩篇與人工智能巧妙融合,呈現出一幅“古柏與芯片共生,詩句與代碼共舞”的奇妙畫卷。當“李白”驚嘆于現代科技的魅力時,現場響起了他流傳千古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長·卿山鑄劍”篇章通過對“兩彈一星”紅色故事的講述,延展到四川的紅色旅游。音樂劇《星火薪傳》以“沉浸式情景敘事+多媒體交互”為核心,展現四川作為長征重要通道、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的歷史地位。老年科研人員與年輕女記者的對話,則將觀眾的思緒帶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誓言,讓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情·和美與共”篇章通過朗誦《向祖國報告》和多首歌舞表演,展現了四川人民生活的和美面貌與逐夢未來的信心。
此次活動的舞臺設計堪稱一大亮點。超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臺融入了LED屏幕、激光投影、AI、機械裝置、無人機等多種技術手段,為觀眾打造了一場全新的視聽盛宴。
無人機表演《美麗四川》環節,在夜空中變幻出大熊貓、三星堆面具、蜀道等四川特色文化符號,最后定格為“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字樣,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晚會在21位來自四川各市州的歌手共同演唱的《美麗中國》歌聲中落下帷幕。不少海內外嘉賓在離場時紛紛表示,這場融合了傳統與現代、自然與人文、技術與藝術的演出,讓他們對四川文旅有了全新的認識。
此次活動不僅是視聽的享受,更是推動文旅消費、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為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四川將打造“1+10+N”文旅消費精品品牌體系,全面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
“1+10+N”體系緊扣“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省域文旅品牌,省級層面統籌推出“少必入川”“熊貓伙伴”“蜀山暖雪”等10個文旅消費精品品牌。各市(州)則結合當地特色策劃推出“N”個地方特色消費品牌。
與之同頻,綿陽將依托“李白故里、兩彈一星、熊貓家園”三大品牌,打造“‘青’睞綿陽”文旅消費主品牌,首批推出“熊貓有約”和“周末悠游”兩個子品牌。
從一場文旅盛宴,到長效的產業帶動,必將推動四川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譜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記者 劉曉東 蔣成林 朱博文 劉晏男)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