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興鎮長者幸福院開院儀式游仙融媒供圖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回望今年以來游仙的民生保障工作,全區上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教育、醫療、就業等重點民生領域,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努力實現城市有質量增長、有實物量變化、有感受的發展,向游仙百姓交出一份有溫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老舊小區裝上新電梯,家里老人出門都方便了。”“15分鐘養老生活服務圈建成,養老實在太幸福了。”“‘安其居’方能‘樂其業’我們外來務工人員即將擁有‘自己的家’,感覺很溫暖。”……一項項惠民舉措落到了游仙百姓的心坎上,暖到了群眾的心窩里。
養老服務日臻完善
養老服務是涉及千家萬戶的重要民生工程,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熱點。
近日,以“煥新啟幕·情暖夕陽”為主題的游仙區忠興鎮農村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啟動儀式在游仙區忠興鎮舉行。
走進游仙區忠興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院內歡聲笑語、歌舞縈繞。
今年67歲的黃再強,在忠興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升級改造之前就住在這里。“現在改造后房間更加明亮干凈了,院子也更加漂亮!還有棋牌室,可以讓老年人休閑娛樂,大家伙兒都很滿意!”黃再強說。
記者獲悉,游仙區民政局2024年獲批市級農村養老提質增效試點后,在忠興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進行試點,實施環境綠化、多功能室改造,建設無障礙設施、防滑地面、緊急呼叫系統等,全方位對養老中心進行環境優化、居室升級和功能完善。

游仙區朝陽片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項目啟動儀式游仙融媒供圖
作為 2025年度游仙區級十大民生實事票決項目,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下一步,將以忠興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范本,在全區各鄉鎮街道建設優質養老機構,探索可復制的農村養老‘游仙路徑’,連點成片地通過普惠服務不斷提升全區老人幸福感、獲得感。”游仙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董華俊說。
暖心不止于此。近日,游仙區朝陽片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項目啟動儀式在富樂街道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舉行,該項目將惠及富樂街道五八社區、仙人路社區和游仙街道芙蓉社區的3000余位老人。
作為全區首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項目以構建“醫養結合、多元供給”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為目標,深度整合區域內醫療照護、生活助餐、文化文娛、生活保障等各類養老服務資源,充分發揮養老服務綜合體統籌調度和陣地平臺優勢,融入智慧養老理念,最終建成15分鐘養老生活服務圈,切實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我們將以此次試點為重要契機,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管理與支持體系,加強對試點項目的指導與保障,未來將推動標準化成果在全區范圍內復制推廣。”游仙區民政局機關黨總支書記潘楊表示,后續民政部門將持續加強與衛健、街道、服務機構的協同聯動,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從“試點突破”走向全面覆蓋,讓高品質養老服務惠及更多老年人。
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以前買袋米拎回家得歇兩回,現在有了電梯,買米面油這些重東西再也不犯愁,老年人和小孩上下樓也安全方便多了!”
站在嶄新的電梯前,游仙區富樂街道東街社區公路小區居民韓文蓉滿臉笑意,看著干凈整潔的轎廂和通透明亮的通道,話語里滿是對“一鍵直升”生活的滿足。
這份便利,源于游仙區將老舊小區改造及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項目納入2025年省、市、區級民生實事項目,通過精準施策推進“梯”升工程,不僅讓“高齡”小區逐步舊貌換新,更讓居民切實告別“爬樓難”的困擾,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游仙區既有住宅電梯增設項目,讓小區的“加梯夢”逐步落地。游仙融媒供圖
建成于1999年的公路小區,小區內均為7層住宅樓。隨著時間推移,小區老年居民占比逐年上升,“爬樓”漸漸成了大家的憂心事——老人買菜歸來需中途歇腳,年輕人搬運家具倍感吃力,孩子上下樓的安全也讓家長牽掛。
2022年起,依托游仙區既有住宅電梯增設項目,小區的“加梯夢”逐步落地。截至目前,小區已落成13部電梯,另有1部正在緊張施工中,近200 戶家庭直接受益。如今,居民只需刷卡就能便捷乘梯,曾經的“望樓卻步”,變成現在的“輕松直達”。
當初加裝電梯并非易事,居民需求多樣、意見分歧、流程環節復雜等問題,曾是項目推進中的“攔路虎”。為破解這些難題,游仙區住建局主動牽頭,聯合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小區,逐戶走訪了解居民訴求。
“2025年,全區電梯增設任務為50部,實際開工建設達81部,目前已完成52部,完工率超161%,超額完成既定目標。”游仙區住建局舊改辦主任蒲雪峰介紹,18個老舊小區的改造項目均已同步開工,改造內容涵蓋小區道路翻新、雨污水管道維修、樓梯間環境治理等,預計年底可完成總工程量的70%。
如今,一臺臺嶄新的電梯在游仙老舊小區拔地而起、連點成片,不僅解決了居民“出行難”問題,更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游仙正用實際行動踐行民生承諾,讓“幸福‘梯’升”的美好愿景,照進更多居民的日常生活。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是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守護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近日,綿陽市游仙區2025年小型病險水庫工程治理項目建設已經進入收官階段,為盡快完成項目建設,工人們擼起袖子加油干,施工現場一片火熱景象。
“當前正在進行下游壩坡排水棱體混凝土塊砌筑施工、溢洪道擋土墻施工、排水設施施工等工作,預計11月中旬竣工。”長道溝水庫施工方負責人申志強介紹。

綿陽市游仙區2025年小型病險水庫工程治理項目建設現場游仙融媒供圖
綿陽市游仙區2025年小型病險水庫工程治理項目是2025年市級民生實事之一,于今年5月底進場施工,項目分為三個標段,其中:一標段3個水庫,二標段6個水庫,三標段4個水庫。其中一標段已經竣工,二標段與三標段均已進入施工尾聲。
“項目建成后,可以更好的防洪興利,能有效保護耕地0.78萬畝,保護大壩下游人口0.26萬人,提高年糧食生產能力150萬公斤以上。”游仙區水利局水庫運行股股長蘭凌介紹。
再看游仙區高新區北園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項目進度已進入后期,預計年底達到交付使用條件。“截至目前,已經完成100套房間的定制家居安裝,到年底整個項目將全面達到交付使用條件。”綿陽市海峰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桃向記者介紹。
作為2025年市級民生實事之一,該項目位于游仙區石馬鎮東林社區,總投資6900萬元,總改造建筑面積約4萬平方米,共200間房源,包含單間、雙人間、四人間、六人間等房型,可充分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該項目主要面向石馬鎮東林片區產業園內的外來務工人員和企業職工。”游仙區住建局住房管理股股長蘭青介紹,“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只需向建設單位、平臺公司提出申請,經審核通過后即可入住。”該項目為眾多在游仙區奮斗的人才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住房保障,同時將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從藍圖繪制到實景初現,該項目正全力加快建設進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于游仙而言,將不斷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共建共享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市民的幸福不斷“升溫”。
(游仙融媒 記者 周鈺)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