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江蕓涵
為深化校家社協同育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近日,省教育廳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在全省實施中小學春秋假制度。這意味著,中小學春秋假在四川實現落地。
鼓勵錯峰安排,各地彈性制定方案
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學期中,為中小學生增設有別于寒暑假的短假期。今年初,中辦、國辦文件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四川在線記者注意到,四川實施春秋假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協同推進”的原則,尊重區域差異,兼顧學段差異,鼓勵錯峰安排。春秋假一般安排在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的期中前后(即4—5月、10—11月間),原則上分別安排3天。由各市(州)統籌,結合區域實際,彈性制定方案。春秋假可與法定節假日、雙休日、春秋游等相銜接,鄉村地區可與當地的農忙季相對應,民族地區可結合當地假期統籌安排。
春秋假由十一個部門聯合保障推行,通過彈性休假、兜底托管、場所優惠、安全保障等舉措,切實提升假期服務品質,滿足群眾需求。為方便家庭出行,支持鼓勵用人單位實行彈性休假、錯峰休假,在春秋假期間優先為有未成年子女的職工辦理調休、補休。針對假期親子出行難、子女看護難等問題,學校將同步提供免費兜底托管服務,并組織開展各類特色活動,破解家長后顧之憂。此外,博物館、科技館、景區等公共文化和旅游場所將推出優惠開放政策,豐富假期消費選擇。同時,相關部門還將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做好出行交通保障工作,為春秋假平穩有序開展筑牢安全防線。
在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焦蒲看來,推廣中小學春秋假制度,不僅是對假期制度的優化調整,更是對育人時空的拓展,回應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引導學習從學校課堂走向自然與社會,推動構建更加完整的學習生態系統。
讓教育回歸育人初心的有益嘗試
“太好了,我們都盼著春秋假落地,能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在春光明媚與秋高氣爽時節擁抱大自然,身心愉悅。”得知四川全省推行春秋假,成都市成華區學生家長李明已開始和孩子做出行攻略,計劃去廣元翠云廊、廣漢三星堆旅游,增長見識、增進親子感情。
巴中市通江縣六完小五年級學生家長陳鵬說,“單位優先保障有未成年子女家庭,落實帶薪春秋假制度,讓我們錯開節假日人潮,能陪孩子感受春天花開、秋天葉落。這份福利,讓我真切感受到單位對職工的關懷,工作起來也更有動力和歸屬感了。”
“春秋假可以彌補傳統課堂教育的不足,成為落實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載體。”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王國賢認為,這兩個假期恰逢一年最好的季節,是學生親近自然、研學旅行、社會實踐的絕佳時機,學生在真實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拓展視野、鍛煉能力,實現更好的發展。
“實施春秋假是讓假期發揮教育價值,讓教育回歸育人初心的有益嘗試,值得積極探索。”四川大學教授羅哲認為,四川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多彩的風土人文,通過實施春秋假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親近自然、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學習,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呼吁全社會應該大力支持,共同營造良好育人生態,讓孩子感受陽光雨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讓社會增添積極活力。
多維支持協同發力,放好用好春秋假
春秋假的核心價值并非簡單延長假期,而在于“放好假、用好假”。
對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初一學生家長郭歡而言,作為雙職工家庭,平日里工作繁忙,最擔心的是孩子放假無人看管。“現在學校能提供免費的托管服務,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家長能夠安心工作。”
記者注意到,四川春秋假制度構建了多維度的支持體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為親子陪伴創造必要條件。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多部門協同發力,提供公益場館開放、優惠出行政策等配套服務,豐富假期體驗。
“春秋假的本質是‘實踐假’與‘體驗假’”,而非‘教學假’。”焦蒲談到,四川春秋假制度強調假期安排以學生與家庭為主體,原則上不布置書面作業,并劃定監管“紅線”——嚴禁學校組織任何形式的集體補課,嚴禁培訓機構開展隱形變異學科培訓。政策導向清晰指向引導學生走向田野、走進社會,通過場館探究、志愿服務、文體活動等多樣化實踐,在真實而復雜的社會與自然場域中實現素養的積淀與成長。
宜賓市洗馬池小學校校長蔡奇表示,學校將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積極落實、科學規劃,爭取家長理解、社會支持,為學生提供好成長平臺,為家長解決好后顧之憂,讓春秋假成為滋養學生健康成長的幸福時光。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