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科創新智能化生產線
中廣核拿到質子治療設備全鏈條資質、華核電氣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虹科創新硼增強鋰鋁硅玻璃技術國際領先、長虹新網智能定位器達到厘米級……我市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密集上新,展現出“綿陽智造”的硬核實力。

中廣核質子治療系統
質子治療設備全鏈條資質拿到了
日前,中廣核醫療科技(綿陽)有限公司輻射安全許可證增項成功,標志著該公司在國家法定許可范圍內具備質子治療設備整體系統生產、調試、使用及銷售的全鏈條資質。
記者了解到,質子治療系統作為高端大型醫療設備,主要分為質子回旋加速器、束流輸運線、治療室等。2024年11月,該公司已取得了在醫院項目站點開展質子治療系統整體調試,以及在綿陽核醫療產業基地開展質子回旋加速器生產調試的許可證。本次增項成功后,該公司不僅具備了在綿陽基地開展從加速器到束流傳輸系統、再到治療室的完整質子治療系統生產調試和研發創新能力,能夠更全面、規范地從事Ⅰ類射線裝置相關業務,更意味著其可在國家法規標準框架下,有效保障工作人員、公眾及環境免受不必要的輻射危害,為行業安全管理樹立標桿。
中廣核醫療科技與同位素公司安全總監趙從華表示,此次能增項成功,主要得益于公司質子治療設備的技術先進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廣核質子治療系統的最小束斑尺寸僅3毫米,較競品小25%以上,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對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害;照射野高達30cm×40cm,達競品的3倍,減少照射野的拼接,大幅提高治療效率。
“獲得全鏈條資質后,公司已成立戰略專項,撥專項資金用于研發,并加強‘沿途下蛋’策略,開發更多新產品滿足市場客戶需求。”趙從華表示。

華核電氣生產的配電自動化設備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華核電氣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走進位于綿陽市河北-平武工業園的華核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排排整裝待發的智能型高、低壓開關柜格外惹人注目。“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訂單將發往新疆、內蒙、陜西等地。”公司副總經理舒禮家表示,該產品首創“G”形雙邊疊技術,使得柜體抗壓能力提高了50%以上、抗震和防護能力也大幅提升,能廣泛應用于高海拔、高溫、高寒冷、高鹽霧等極端環境。
距此幾步之遙的區域,只見裁線、剝線頭、壓端子、自動打號碼管和穿號碼管幾道復雜的工序,全部由機器麻溜兒地完成了。這是該公司的另一個“寶貝”——全自動穿號碼管壓接機。“自從這款壓接機投入使用以來,生產精度非常高,人工使用成本由5個人減少到1個人,基本實現次品率為零。”舒禮家介紹,該款設備主要解決了電裝二次線在生產過程當中的復雜工序,且一次成型,速度非常快,精度非常高。
華核電氣在水電站、航空航天、化工、醫院、學校、工廠、交通等行業所需的高低壓成套設備的設計、制造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高海拔、高溫、高寒冷、高鹽霧等極端環境的高可靠性配電自動化設備成功應用于西藏數據中心等重大項目,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產品銷售不僅覆蓋全國各地,還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了解到,華核電氣屬于我市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鏈上的鏈主企業,公司帶動上游的元器件、鋼材、銅材、表面處理等多個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并先后與北京理工大學研發產品智能化、與中物院研發產品表面防腐能力提升、與四川大學研發產品結構優化,為實現國產化,打破國外產品長期壟斷奠定了技術基礎,注入了創新基因。
硼增強鋰鋁硅玻璃技術國際領先
日前,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組織專家召開線上會議,對由四川虹科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及西南科技大學共同完成的“硼增強鋰鋁硅體系超強抗摔特種保護玻璃關鍵技術開發及量產應用”項目成果進行評價。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適用于浮法生產工藝的硼增強鋰鋁硅超強抗摔特種保護玻璃組成與配方,開發了針對硼增強鋰鋁硅超強抗摔特種保護玻璃的新工藝;構建“材料–工藝–裝備”一體化智能制造系統,攻克高性能硼增強鋰鋁硅超強抗摔特種保護玻璃產業化瓶頸,為實現浮法工藝規模化量產提供了技術集成和裝備基礎,該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專家組評價,該項目實現了硼增強鋰鋁硅體系超強抗摔特種保護玻璃的國內唯一量產,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高端蓋板玻璃的技術與市場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顯著提升了我國在高端電子玻璃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有力地推動新型顯示產業鏈的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制造”向高端化邁進,顯著提升了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虹科創新將繼續深化“產學研用”協同機制,聚焦技術迭代與場景拓展,持續推動硼增強鋰鋁硅玻璃技術在光伏、高鐵、半導體封裝等更廣泛領域的應用,為我國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虹科力量。
長虹新網智能定位器達到厘米級
“現在全部由自動化機械手完成Wi-Fi工序的自動抓取、自動校準,每1至2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個主板的測試。”近日,四川長虹新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設備自動化管理員在巡查生產車間自動化設備的運行情況后告訴記者,Wi-Fi自動化機械手有效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大幅減少了人工參與,產能較此前提升了50%。
長虹新網科技從參與電視數字化轉型的配套支持,到深耕物聯網與5G應用領域,始終以技術突破和機制優化為核心。如今,公司在智慧云盒、Wi-Fi7路由器等關鍵產品上實現技術突破,是省國資委新增“天府綜改企業”。
目前,該公司已自主掌握從底層通信協議到整個平臺系統的核心技術。“我們最新推出的產品——NeoTag智能定位器,就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創新成果。”公司總經理介紹,它既能用BLE信號通過生態實現遠距離查找,又能用UWB技術做到厘米級的精準定位,為用戶帶來更優的使用體驗。
在此基礎上,公司創新打造了AI深度融合的研發模式,貫穿產品從需求分析到交付上線的全生命周期,顯著提升研發效率與交付質量。通過這一體系,公司實現了AI賦能研發的體系化落地,推動研發模式從經驗驅動向智能驅動轉型。
“未來,我們會繼續優化產品體驗,把這些技術更好地應用到智慧通訊、智慧家庭、追蹤定位等場景中,讓連接變得更智能,也讓生活更安全、更便捷。”談及下一步發展規劃,公司總經理表示,將從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AI技術三個方面持續發力,打造高效、安全、智能的研發創新體系和智能產品生態。(記者 謝艷 劉曾太 唐云峰 宋德平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