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今年的11月是第34個全國消防宣傳月,主題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電”。為進一步發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全國“消防宣傳月”活動,提升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11月7日,全市“消防宣傳月”啟動儀式暨消防基層治理工作現場會在涪城區長虹社區舉行。
“油鍋怎么滅火?千萬別慌張,更不能用水滅火……”啟動儀式現場設有宣傳月展示區、基層治理展示區、支隊“千萬行動”展示區,每一個展示區域都吸引大量市民駐足觀看,并與在場的消防人員互動體驗。記者注意到,“疏散帳篷逃生”成為最受歡迎的項目。該項目通過釋放無害煙霧、營造黑暗環境,設置隔斷墻模擬真實火場迷宮。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參與者紛紛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保持低姿匍匐前進,通過觸摸墻壁辨別方向,在模擬環境中實踐“低姿逃生”“毛巾捂鼻”等關鍵技能。體驗者紛紛表示:“黑暗和濃煙里真的會慌,這次體驗真正學會了火災中該怎么保護自己,太實用了!”
隔壁的滅火器實操演練區同樣人頭攢動。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滅火器使用前的“三查”步驟——查瓶身有無破損、查保險銷是否完好、查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隨后示范了“提、拔、握、壓”的規范操作流程。群眾紛紛拿起模擬滅火器,在系統自動啟動的火災場景中親身實踐,當看到模擬火焰隨著正確操作逐漸熄滅時,大家都露出了笑容。
而裝備展示區則上演了一場“消防高科技盛宴”。偵察無人機作為“空中眼睛”,可通過高清攝像頭和熱成像技術,在濃煙黑暗中穿透遮擋,實時傳輸火場畫面、識別被困人員位置,還能檢測有毒氣體濃度,為救援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此外,無人機掛載的傾斜攝影相機和激光雷達設備,可快速構建火場三維立體模型,為救援人員提供建筑物高度、結構布局等科學參數,讓救援從“憑經驗”升級為“靠數據”。
除了“硬核”裝備、互動體驗,移動宣傳車與市民熱情互動,主題打卡墻將氛圍感持續拉滿,微型消防站展示了基層消防應急救援的“直達”能力。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實現從“立柱架梁”到“厚積成勢”的深刻轉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2025年1至10月,全市火災數量同比下降 8%,未發生較大以上和有影響的火災事故,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如今,綿陽已建成16個投勤城市站、29個鄉鎮站、1707個社區微站,滅火救援圈布局更趨科學。同時,打造“1+4+N+X”加強型防消聯勤模式,整合網格員、微站隊員,鼓勵保安、店員等擔任義務消防員,聯動社會力量近萬人,“貫通社會單元、暢通基層末梢”的多元共治網絡日臻完善。
(記者 謝艷 朱博文 任明勇)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