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武縣木皮藏族鄉小河村的冷水魚養殖基地投產。記者 任露瀟 攝
“好山出好水,好水養好魚”。11月5日,記者獲悉,位于平武縣木皮藏族鄉小河村的冷水魚養殖基地已正式投產。這個占地20余畝、擁有47個標準化魚池的現代化養殖基地,不僅是衢平東西部協作結出的又一產業碩果,更標志著平武以虹鱒為主的冷水魚產能成功突破1000噸,為當地特色水產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平武發展冷水魚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木皮藏族鄉冷水魚養殖基地依托當地優質冷水資源,水質清澈,水溫常年保持穩定,為虹鱒等冷水魚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自然環境。
據四川宋氏兄弟(四川)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宋志宏介紹,此次計劃投放5萬尾虹鱒魚苗,待這個基地達到飽和生產狀態時,每年可出產虹鱒120—150噸。預計到2027年,旗下3個養殖基地全部飽和投產后,年產值能達近3000萬元。目前,虹鱒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大連等城市,市場行情良好,銷售情況十分火爆,當下的重點就是全力以赴養好優質魚,滿足市場需求。

平武優質的冷水資源,為虹鱒等冷水魚提供了絕佳的環境。記者 任露瀟 攝
平武冷水魚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的鼎力支持。在東西部協作機制的有力推動下,大量協作資金精準投向冷水魚養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2025年,東西部協作投入420萬元資金,用于平武縣大橋鎮、黃羊關藏族鄉、木皮藏族鄉3個冷水魚養殖基地的建設。截至目前,平武以虹鱒為主的冷水魚規模養殖基地已達到5個,養殖基地總面積達200畝,產能突破1000噸,實現冷水魚產業規模的跨越式提升。
如今,平武的冷水魚早已不只是“養在深閨”的特色產品,更成為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金鑰匙”。圍繞冷水魚養殖基地,當地特色民宿與冷水魚主題餐廳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這里將打造成為集觀賞、游玩、品嘗于一體的綜合體驗地,讓游客“因魚而來、盡興而歸”。木皮藏族鄉小河村支部書記楊斌表示,發展冷水魚產業,不僅要把魚養好,更要以魚為媒做活鄉村經濟,讓這條魚“游”出更大的產值,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一尾小小的虹鱒魚,串聯起東西部協作的深厚情誼,激活了平武的特色產業。如今,源自東西協作的“活水”,在平武的青山綠水間匯聚成推動產業發展的浪潮,不僅讓特色水產成為平武的一張靚麗名片,更助力鄉村振興的航船在高質量發展的航道上不斷前行。
(平武融媒 記者 任露瀟 劉曾太)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