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9月25日,以“投資綿陽·AI向新”為主題的綿陽科技城新區人工智能專場活動舉行。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企業負責人、高校院所專家、投資機構代表等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話人工智能前沿趨勢,共繪AI產業新藍圖。
活動中,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綿陽五八機器人科技、成都觸乾科技相關人員共同為“四川省智能導盲機器人聯合開發實驗室”揭牌。據悉,該實驗室由三方聯合共建,將聚焦智能導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視障人士提供更精準的導航服務。
新品發布環節,四川長虹智能科技攜“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率先登場,該項目通過虛擬仿真與真實場景結合,讓機器人從實驗室進入生產線,打通機器人進入真實場景的“最后一公里”。四川九洲空管科技緊隨其后,帶來的“空管智能助手”通過打造智能低空問答系統,提供即時、專業的空中交通管理答案,提升運行效率。緊接著,各家企業依次登臺:四川九洲軟件的“九章智控平臺”實現讓一群無人設備,在AI的統一指揮下自主協同、高效完成復雜任務;元橡科技的雙目立體相機S3系列以創新雙目視覺技術,為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提供精準3D感知解決方案;史河科技石化AP系列多功能機器人,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危防腐作業……不僅展現了AI技術的多元應用,更讓與會者看到科技城新區在AI產業鏈上的精心布局,讓人驚嘆不已。
最后的需求發布環節,四川天鏈機器人聚焦人形機器人協調運動控制系統技術攻關,力求突破動平衡、泛化場景感知等商業化瓶頸,加速推進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應用;科技城新區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一口氣發布四大研發方向,包含基于亞毫米級空間實時識別感知的多系統智能協同柔性控制技術、全地形AGV底盤、非金屬高強度材料、全固態電池等,涵蓋機器人產業多個關鍵環節;千鶯科技的遠程農用機器人平臺需求,則直面農業現代化痛點,尋求AI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技術突破到場景落地,此次專場活動的舉辦,不僅為科技城新區AI產業注入了新動能,也為政企學研多方搭建了高效溝通的橋梁。(記者 鄧勇 張瀚巍)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