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9月12日,中建三局綿陽科技城新區教育園區建設項目現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智能機器人往來穿梭作業,高清大屏上數據實時躍動,觀摩人群駐足圍觀——一場充滿科技感的智慧建造展示正在這里上演。當天,2025年綿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省級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現場觀摩會在此舉行。

工作人員演示智慧工地日常管理操作
本次活動由綿陽市住建委主辦,市質監站、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以“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加快質量強市建設”為主題。通過實地觀摩交流,推動行業工程品質全面提升,積極引入智能建造理念與技術,加快建筑業數字化、工業化轉型。

走進智慧建造展區,猶如打開一扇通往“未來工地”的大門。這里完整呈現了項目從勘察、設計、施工到運維的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智慧工地指揮中心更宛如一個“會思考”的大腦——大屏幕上實時跳動著進度、質量、安全等關鍵管理動態,實現對傳統管理手段和關鍵環節的業務替代與在線化管理。

互動體驗、智能施工電梯、智能質量和機電裝備、智能安全系統、AI精準識別未戴安全帽人員、臨邊防護即時預警等多項技術,在無聲運轉中,構建起施工現場的數字監管閉環。
裝配式展區猶如“裝配式精品超市”,預制梁、柱、疊合板表面光潔、節點精致,輕質隔墻拼裝嚴絲合縫,鋼結構連接整齊規范。像搭樂高一樣建房子,噪音低、垃圾少、工期短,質量更高。

智能機器狗巡場,AI識別安全帽佩戴情況
在引人注目的機器人“天團”展區,智能機器狗四處巡場,抓拍沒戴安全帽的工人,靈巧的身形還能配合有限空間作業。墻面處理機器人能覆蓋復雜戶型與狹小空間,智能測量裝備靈活地轉動著“腦袋”,遠程無人化操作極大提高了效率。這些“鋼鐵工友”憑借毫米級精度和持續作業能力,引得與會者紛紛駐足拍照。

項目通過智慧校園建設,綜合運用物聯網、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加快構建集智慧管理、環境、服務與教學于一體的智慧工地新格局??萍荚谶@里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觸可感的生動實踐——智慧工地正逐漸擁有“眼睛”“耳朵”和“大腦”。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加速重塑建筑行業,談及傳統建筑工程轉型,中建三局科新區教育園區項目經理程偉告訴記者,項目深度應用BIM技術、智慧工地平臺與裝配式建造,推動施工管理走向可視化、精細化,大幅提升效率與安全水平,實現全過程質量可控。他表示,將以智能建造堅守“質量生命線”,強化工藝標準,優化供應鏈協同,打造堅實可靠的品質工程。

地面整平機器人可進行高精度找平施工
“科技正在重塑我們對工地的傳統想象。”綿陽市建筑施工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一路邊拍照,邊對記者說,從集成實時數據的大屏,到機器人精準施工,再到全流程AI質量驗評系統,真切感受到“數據驅動”下的工程管理閉環,不僅節省人力、降低能耗,更提升了工程整體品質,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借鑒范本。
記者從綿陽市住建委獲悉,智能建造創新觀摩是今年綿陽“質量月”期間的一項重點內容。全市住建系統將依據《綿陽市深化房屋市政工程質量提升行動方案》,加強質量主題宣傳,觀摩推廣“好房子”創新成果;聚焦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開展源頭和過程專項整治,建立清單逐項整改;落實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分階段公開關鍵信息,接受社會監督;推進工程質量信訪攻堅,化解積案群訪;強化聯合執法與信用管理,形成監督威懾;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弘揚工匠精神,樹立建筑工程品質標桿。
?。ㄓ浾?唐韜 蘭建春)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