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涪城,綠意蔥蘢,蟬鳴陣陣。音韻南橋口袋公園的大黃葛樹下,舞蹈愛好者們在柔和的燈光和悅耳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洞天閘壩滑嗨樂園內,一群小朋友開心地滑著輪滑,追逐嬉戲。一幅幅歡樂祥和的生活畫卷在涪城街頭巷尾徐徐展開。這“家門口的微幸福”,既展現了涪城區城市環境改造提升的成效,也離不開人大代表的專業智慧和履職擔當,其中,就包含著涪城區人大代表、四川綿陽文化旅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學召的努力。
擔任涪城區人大代表以來,朱學召始終關注民生,尤其對熟悉的城市景觀打造領域傾注滿腔熱情。他帶領研究團隊走遍全區大部分已建成的口袋公園和美麗街角,通過扎實的實地勘察和專業的系統分析,在涪城區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領銜提交了代表建議《關于提升涪城區口袋公園及美麗街角品質的建議》。
該建議既精準“把脈”又系統“開方”,從專業視角圍繞空間規劃、設施維護、植物管護、文化植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進一步優化提升口袋公園和美麗街角建設的“路線圖”,清晰勾勒出從硬件到軟件、從空間到文化、從管理到安全的全面提升路徑。不久后,這份凝聚專業智慧的建議得到涪城區住建局的高度重視和高效辦理。
在建議辦理過程中,朱學召并非提交后便置身事外,而是積極與區住建局保持溝通,就建議涉及的專業問題提供具體指導和可行性闡釋。涪城區住建局在復函中對建議逐條扎實回應,明確采納其專業意見,力求將建議辦理落到實處,轉化為進一步優化和改進口袋公園、美麗街角的有效舉措。
今年6月26日,涪城區住建局向朱學召發出情真意切的感謝信,信中高度評價:“每一個問題都直擊要害”“每一條建議都極具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為后續改進工作提供了詳實且可靠的行動方案”,是“推動口袋公園建設邁向更高水平的關鍵助力”。朱學召以實際行動詮釋了 “人民代表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手捧這份感謝信,朱學召備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他表示:“作為人大代表,為民發聲、獻計獻策是職責所在。口袋公園雖小,卻是市民家門口的‘微幸福’。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就是要用專業所長推動城市品質提升、增進百姓福祉。”(王震波 記者 鄭金容)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