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城融媒 記者 尹秦 王澤宇
“該產品采用了無鉻環保材料,這正是決定顯示效果與環保性能的關鍵所在。”11月19日,在“創新金三角 智匯科技城”新型顯示產業鏈創新成果對接會暨“百名博士涪城行”活動上,四川龍華光電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背光材料部經理賴新益發布了“有機量子光轉擴散及擴散板產品”,并介紹其突出優勢。
這款產品特別之處在于,在新型顯示行業邁向綠色制造的今天,成功去除了傳統材料中鉻元素后,不僅更加環保,還能實現更高色域、更高灰度光學表現,為產業鏈下游的電視、筆記本電腦等LCD顯示器制造商提供了更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選擇。
對接會上,四川示潤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李明飛發布了“大尺寸玻璃基板切割與全貼技術”。“我們完全自主研發,從材料選型到方案設計,解決了行業常見的漏光、Mura(顯示斑駁)等問題。”李明飛說,這項技術突破讓公司下一步重點開拓車載觸控產品更有底氣。
這些看似微小的技術突破,在臺下眾多業內人士眼中,卻是一個重要信號。作為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主要承載地,也是我市“587+”產業體系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它意味著,在新型顯示這個高技術壁壘產業賽道上,綿陽本土企業正在核心工藝環節實現自主可控。
隨后的簽約環節,蜂鳥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綿陽)創新園與中科院尹韶云博導團隊三方共建新型顯示產品概念驗證中心,四川龍華光電薄膜股份有限公司與西南科技大學李曉紅教授團隊簽約以及綿陽中久國峰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符文鑫博士團隊的簽約,進一步豐富了產學研合作的層級與內涵。
其中,由企業、平臺、科研團隊三方共建的“新型顯示產品概念驗證中心”正式簽約落地綿陽,瞄準了科技成果轉化中最關鍵的“斷點”——讓實驗室里的創新想法,更快地變成生產線上的產品。
“我們是創新想法的‘現實檢驗器’,也是產品產業化的‘加速器’。”中科鈦領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綿陽)創新園董事長楊希在簽約儀式后告訴記者,概念驗證中心是集技術、資源、人才、服務于一體的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其核心使命是填補實驗室成果與市場化產品之間的鴻溝,為整個綿陽市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創新技術材料和工藝提供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站式試驗場。
新型顯示產品概念驗證中心的建立,是我市構建完善創新生態的一個縮影。這場對接會上,賽迪研究院首席專家耿怡以“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現狀及趨勢分析”為主題發表演講,深入剖析了產業現狀與發展路徑,為參會企業提供了宏觀視野;還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帶來的新型顯示創新成果發布,展現我國在該領域雄厚技術儲備和創新能力。
技術突破與平臺搭建之外,人才柔性引進是活動的另一重頭戲。當天下午,“百名博士涪城行”活動啟動,來自中科院、浙江大學、電子科大等全國知名高校院所的數十名新型顯示領域專家教授,深入涪城區新型顯示產業鏈重點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技術交流。
據了解,“百名博士涪城行”是涪城區推動校企合作、促進人才柔性引進和關鍵技術攻關的又一具體抓手,活動采取分類分批形式開展,劃分設置新型顯示、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六大主題產業專場,突出精準對接、精準匹配。
“我們不只是請專家教授來看一看,還要建立一種長效機制,讓專家教授的智慧資源與企業的真實需求‘對上頻道’。”涪城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前已廣泛征集了企業在技術研發、工藝改良中遇到的具體難題,帶著問題去對接,效率更高,目標也更明確。
從政府引導到專家把脈,從企業創新到院校研發,再到人才對接——這場創新“接力賽”,每個環節緊密銜接,進一步促進創新資源與產業需求有效對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同助力我市新型顯示產業實現更高質量創新發展。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