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貿整體躍升 出口強勁增長
上半年綿陽外貿總額超182億元,同比增長23.5%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利爾化學倉庫內一派繁忙景象,價值3000萬美元的農用物資整裝待發。海關關員高效完成查驗后,這批“綿陽制造”啟程遠赴巴西。公司營銷中心運營管理部部長王娜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外貿出口同比增幅預計超90%。”
作為國內精草銨膦原藥生產的龍頭企業,利爾化學的全球市場版圖正加速拓展。早在2022年初,公司就敏銳抓住RCEP機遇,斬獲綿陽首份RCEP優惠原產地證書,成功實現出口產品關稅全免。
利爾化學的亮眼表現,正是綿陽外貿整體躍升的生動縮影。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綿陽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82.1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出口表現強勁,總值達135.5億元,增長34.7%;進口46.6億元,微降0.7%。綿陽外貿總值、出口值與進口值三項指標,穩居全省21個市州第二位。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外部環境,綿陽外貿34.7%的出口增速、多元均衡的貿易伙伴網絡、高附加值產品的亮眼表現,共同勾勒出綿陽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軌跡——
貿易結構升級。一般貿易壓艙,加工貿易飆升。一般貿易進出口135.3億元,增長18%,占全市外貿總值74.3%,持續發揮基石作用。加工貿易展現驚人活力,進出口額23.7億元,同比飆升152.4%,占比提升至13%。
貿易伙伴多元化。傳統市場與新興區域共舞,美國、印度、中國臺灣地區穩居綿陽前三大貿易伙伴,合計占比29.8%。其中,對美貿易增長迅猛,進出口額26.6億元,增幅達58.7%。同時,與歐盟、東盟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往來均保持穩定增長,市場多元化戰略成效顯著。
產品優勢凸顯。機電產品作為出口絕對主力,貢獻87.9億元,激增57.9%,占全市出口總值64.9%。其中,OLED顯示屏(17.3億元,增長199.5%)與電視接收裝置(13.8億元,增長292.2%)成為耀眼增長點。化工類產品出口22.1億元,增速達55.1%,展現強勁后勁。
開放平臺貢獻。綿陽綜合保稅區作為重要開放平臺,上半年進出口值達12.7億元,保持9.5%的穩健增長,為外貿發展提供持續支撐。(記者 彭雪 宋德平)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