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征路上看四川”阿壩行走進松潘——
追尋紅色足跡 見證振興新貌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長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傳教育活動阿壩行在松潘縣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啟動。集結儀式后,5支探訪隊伍先后走進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紅軍長征紀念館,以及青云鎮、鎮坪鄉、松潘中學等地,在追尋紅色足跡中感受長征精神的時代傳承,見證松潘以長征精神為炬照亮鄉村振興之路的生動實踐。
坐落于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的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是全國唯一紀念紅軍長征勝利的總碑園。在紅軍長征紀念館,講解員通過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個個革命故事,向大家講述紅軍長征過松潘時翻雪山、過草地的壯舉,參觀者駐足靜靜聆聽,紅色基因在沉浸式體驗中悄然傳承。
從紅色場館走出,探訪隊伍來到鎮坪鄉麥吉村。據介紹,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原雙泉村、立殼村從高半山搬遷至現址,整合為一個村,取名“麥吉”,其寓意為“羌族兒女居住的幸福吉祥之地”。近年來,麥吉村圍繞農旅、文旅雙輪驅動,緊握川青鐵路開通契機,培育“村史館+非遺作坊”體驗點,推出羌繡、花椒木制作等深度體驗項目,加工羌繡香包、抱枕、擺件等文創產品,舉辦慶羌年等活動;通過引進“民宿投資人”,創建“云上麥吉”民宿品牌。“現在來村里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了,村子正在打造‘麥吉’品牌,朝著‘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發展的旅游村邁進!”麥吉村村支部書記王金云介紹道。
位于青云鎮的四川青藏高原農畜產品加工集中區,緊鄰川青鐵路松潘站,目前園區內已入駐企業19家,依托牦牛、道地中藥材、野生菌等高原特產,深加工成50余種產品,通過川青鐵路網銷往全國。
“創業10年,是長征精神支撐我們跨過一道道坎。”松潘丹珠梅朵牦牛肉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白玉坤的故事令人動容。2016年,他與姐姐白玉梅從綿陽涪城區來到松潘,投資創辦企業,年收購鮮牦牛肉30噸,帶動120名貧困戶脫貧,還為殘疾人、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平均月薪達4500元。如今,他們的牦牛肉制品走進了北上廣深等地的大型商超,年產值突破1500萬元。
傍晚的陽光灑滿松潘中學校園,“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主題分享課正在此進行。探訪隊員與師生圍坐在一起,暢談如何將偉大的長征精神用在學習和工作中,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如今的松潘,紅色基因與發展實踐深度交融,產業興旺的園區、宜居宜游的鄉村、奮發向上的青年,共同勾勒出“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景。在這里,紅色故事代代相傳,特色產業讓鄉村煥發勃勃生機,長征精神如同不竭動力,推動著鄉村振興不斷向前,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續寫新的篇章。(記者 任明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