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連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大家表示,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準確把握會議的精神要義,結合自身實際,主動融入到推進全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業的大局中來,推動全會精神部署落地見效。
江油市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綿陽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緊緊扭住“加快建成綿陽市域副中心”總牽引,把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做靚“李白”“哪吒”兩大超級IP,做強“賽事演藝、觀光休閑、研學旅游、生態康養”四大特色產業,加快把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油特色、彰顯詩畫山水與人文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要打造文旅品牌矩陣,高標準創建省級李白故里旅游度假區,深入挖掘哪吒文化,積極爭創成國家級海峽兩岸哪吒文化交流基地。要培育特色文旅產業,辦好“太白杯”馬拉松等賽事,推動原創音樂劇《將進酒》駐場演出常態化;打造“樂游蜀地”消費新場景,做足“文旅+”文章。要優化服務保障體系,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網絡和智慧文旅設施,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確保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
市總工會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對全市工會系統貫徹落實作出部署安排。會議指出,全會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彰顯市委高遠站位與戰略眼光,吹響了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號角。各級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的紐帶,要結合綿陽文旅資源與工會實際,助力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引領職工共繪文旅高質量發展圖景。要緊扣目標掀起宣傳熱潮,依托工會媒體、工人大思政課等載體,解讀綿陽文旅定位與機遇,統一職工思想;要緊扣主線激活資源,推出普惠活動撬動職工文旅消費,將更多景區納入“百萬職工游巴蜀”,開展特色勞動競賽,推動工會陣地與文旅設施融合;要緊扣職工主體,發揮產業工會作用助力產業升級,支持職工文藝團體創作文旅作品,加大對文創“產學研”等活動的支持,為文旅發展貢獻工會力量。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體局黨組召開工委、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要求,全市教體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覺對標對表,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要廣泛開展學習宣傳,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抓好宣傳宣講,充分凝聚思想共識。要認真落實目標任務,積極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推進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多層次、多樣化體育賽事活動體系,做大做強體育賽事經濟,全面助力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建設。要進一步深化協同聯動,加強與市文廣旅局等市級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配合,主動擔當盡責,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全會精神在市教體系統落地生根、落實見效。
市檔案館召開館務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要求,全館干部職工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全會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市委關于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戰略謀劃,立足豐富檔案文化資源,積極探索“檔案+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推動檔案工作與文旅產業互促共進,為全市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貢獻檔案力量。要找準檔案工作服務與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切入點、著力點,聚焦主責主業,系統記錄和留存綿陽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守護好文旅發展的歷史見證。要深化聯動協作,積極參與“跟著檔案游巴蜀”品牌活動,聯合縣(市、區)檔案館打造具有綿陽特色的“檔案+文旅”融合新場景。要強化數字賦能,創新檔案開發利用模式,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發沉浸式、互動式檔案文化活動及產品,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檔案智慧。
市文聯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舉措。會議要求,全市文藝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將學習宣傳貫徹市委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以高質量文藝工作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要聚焦主責主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地方志中的歷史煙云、民間傳說中的文化基因、傳統技藝中的工匠精神,轉化成可觸摸的文旅敘事體系,創作出獨具綿陽韻味的藝術作品。要堅持守正創新,開拓文藝新境界,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斷激活綿陽本土文化生命力。要扎根綿州沃土,在綿陽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更新觀念和手段,與時俱進書寫綿陽四十年奮斗史詩。要緊跟時代發展,擁抱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手段對文藝作品進行現代化表達,賦予作品以時代氣息,用科技賦能文藝新供給。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要求,要堅持人才強旅,賦能文旅產業發展。圍繞文旅產業需求,創新開展“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退役軍人文旅技能培訓,積極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人力人才支持。要堅持紅色興旅,助推紅色旅游提質升級。建好用好烈士紀念設施,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軍事文化、雙擁文化等特色資源,建優建強紅色宣講員和英烈講解員隊伍,助力紅色文旅融合發展。要堅持創業富旅,打造軍旅特色文旅品牌。動員鼓勵退役軍人和軍創企業通過經營投資、勞動就業、接待服務等方式參與鄉村振興等文旅產業發展,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要堅持優待助旅,持續為“優待證”賦能增效。打造“雙擁+文旅”服務模式,壯大文旅擁軍“朋友圈”,切實助力提升綿陽文旅美譽度。(記者 陳元松 郭若雪 唐云峰 李錦輝 鄭金容 張登軍)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