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通過直播推介“嫘之味”產品
從一枚普通雞蛋到年產值超50億元的全產業鏈,鹽亭在川北丘陵間書寫著現代農業的突圍故事。這里不僅實現了蛋雞存欄400萬羽、年產鮮蛋 8 萬噸的規模突破,更以種源自主、智能養殖、精深加工、品牌賦能的全鏈條布局,破解了西部丘陵地區農業“小散弱”困局。從全國首個“曾祖代-商品代”全鏈閉環縣域,到“嫘之味”品牌溢價20%的市場突破,鹽亭用一只蛋的“破圈”之路,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產業升級樣本。
□ 記者 彭紫薇 文/圖
上游固本
“種源突破+智能養殖”筑牢產業根基
近日,鹽亭再次迎來種業突破里程碑——總投資4200萬元的曾祖代種雞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由荷蘭漢德柯斯集團與鳳集食品集團共建,計劃新建存欄2.5萬羽曾祖代雞場,投產后可年供祖代種雞200萬套,滿足全國30%的市場需求。這標志著鹽亭成為全國首個實現 “曾祖代-商品代”全鏈閉環的縣域。
這是鹽亭大力發展蛋雞產業,持續革新生產源頭的成效之一。蛋雞產業的核心在種源,在蛋雞養殖的金字塔體系中,原種雞、曾祖代種雞處于頂端,是決定后代蛋雞生產性能的關鍵。長期以來,國際育種公司對原種雞、曾祖代種雞嚴格控制,國內企業只能高價引進祖代雞進行生產,無法實現源頭自主。
作為全國畜牧業和蛋雞產銷大省,四川2024年禽蛋產量達175萬噸,位居全國第八、西南第一,對優質蛋雞種源需求迫切。鹽亭通過重視種業引領,與四川農業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并在富驛鎮五柳村建了蛋雞培育基地,開展蛋雞新品種培育,實現蛋雞育種“零”的突破、祖代種雞場“1”的突破,成功破局。
智能化改造重塑養殖模式。如今,在鹽亭縣高渠鎮界牌村的四川圣羅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蛋雞擴繁基地,自動化設備隨處可見,室內通過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調節溫度、濕度、通風情況,自動霧化消毒除塵。種雞住著“上下鋪”,吃著定時定量投喂的過濾凈化水和定制配方飼料,糞便由糞帶收集定時處理,剛產下的新鮮蛋順著籠網自動滾入蛋帶。
“我們通過自動化設備為這些良種雞繁殖后代創造良好條件。”技術人員肖贏銀告訴記者,按照傳統養殖模式,1萬羽種雞大概需要 3個養殖員。而在這里,每棟雞舍配備了1個養殖員,主要負責日常巡查、設備監控與操作,1個人就可以管理三萬只雞。
干凈整潔的四川圣羅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蛋雞養殖場
中游強鏈
“精深加工+園區集聚”延伸價值鏈條
雞蛋的價值,遠不止一枚生鮮產品。在鹽亭,圍繞一枚蛋進行的精深加工,正不斷拉伸產業鏈條,提升附加值。在鹽亭經開區食品產業園,鸞翔鳳集食品公司的生產線晝夜運轉。新鮮雞蛋在這里變身為溏心蛋、液態蛋等深加工產品,日產能力達30噸。“深加工讓鮮蛋附加值提升50%以上,有效抵御了市場波動風險。” 企業負責人介紹說。
更具規模的產業升級正在推進。在綠色食品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標準化廠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鋼結構車間內焊花閃爍,工人們正爭分奪秒地進行生產設備安裝調試。
鹽亭縣農旅公司現場代表陳鴻介紹,該園區總投資6.5億元,由蛋品加工廠、魚加工廠、適客食品、糧油加工四大核心項目組成。同時,還同步配套建設了綠色食品標準化廠房、智能倉儲中心、食品檢測實驗室、應急配送中心和低溫冷鏈儲備庫等一系列設施。截至目前,項目總體進度已完成60%。
作為鹽亭縣農業產業建圈強鏈的“旗艦工程”,該產業園創新性地構建了“農產品加工基地+冷鏈配送”體系,全面投運后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地優質農產品加工轉化率提升至70%以上,通過訂單農業模式帶動全縣農戶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全縣22萬畝優質油菜基地、3萬畝大田作物、5000畝生態魚塘及4000頭豬和牛的規模養殖場協同發展。
以打造“蛋雞全產業鏈全國第一縣”為目標,鹽亭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已建成覆蓋飼料生產、種雞繁育、蛋雞養殖、蛋品加工、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縣域蛋雞產業體系,形成從種源到餐桌、年產值超50億元的蛋雞產業集群。
下游拓市
“品牌塑造+電商銷售”實現市場突圍
好產品需要好品牌。鹽亭深諳此道,傾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嫘之味”。“嫘之味”承載著鹽亭作為黃帝元妃、蠶桑始祖嫘祖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蘊,更傳遞出綠色、生態、健康的現代農產品價值理念。為此,當地制定了嚴格的品牌準入和管理標準,只有符合生態養殖規范、通過多重質量檢測的優質雞蛋,才能使用“嫘之味”標識。
“‘嫘之味’品牌就像一把保護傘,也是一塊敲門磚。有了它,我們鹽亭雞蛋的口碑和議價能力都上了一個臺階,在成都、重慶等大城市的高端商超里,貼著‘嫘之味’標識的雞蛋價格比普通蛋高出20%以上。”鹽亭縣農業農村局品牌建設負責人對記者說。
電商的東風為鹽亭雞蛋插上了走向全國的翅膀。在黃甸鎮電商孵化中心,養殖戶王娟的直播間每晚準時開播。鏡頭前,她熱情地展示著自家雞場實時畫面、新鮮雞蛋以及用雞蛋制作的美食,后臺訂單不斷跳動。
“以前雞蛋主要賣給本地商戶,價格被動?,F在通過直播和電商平臺,直接對接全國消費者,不僅銷量翻了幾番,利潤也高了!” 王娟的笑容里滿是收獲的喜悅。
為擴大銷售渠道,黃甸鎮積極孵化本土電商人才,完善冷鏈物流體系,讓“網線”直通“雞舍”,雞蛋從產地到餐桌的路徑被極大地縮短和拓寬。通過開設直播課程,農戶直接在抖音、拼多多等平臺直銷雞蛋,2024年全縣禽蛋電商交易額同比翻番,冷鏈物流樞紐新增 12條省際專線,鮮蛋48小時就可達北上廣,損耗率從8%降至3%。
從種源突破到市場突圍,鹽亭蛋雞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曾祖代種雞項目破解“卡脖子”難題,智能化養殖提升生產效率,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嫘之味”品牌打開溢價空間。一條“育繁養加銷”全產業鏈條,讓400萬羽蛋雞成為富民增收的“金鳳凰”,為西部丘陵地區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鹽亭方案”。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