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新能源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 郭文丹 攝
夏日炎炎,氣溫居高不下,但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轄區內的企業生產一線仍然“熱”度不減。7月22日,在綿陽正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能新能源”)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全神貫注地組裝模塊產品,一個個產品有序下線,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據了解,正能新能源今年1—6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168%,紛至沓來的訂單讓企業忙得不可開交。在這喜人的增長趨勢背后,“藏”著什么樣的進階“密碼”?
□ 郭文丹 徐晨晰
模塊產線趕單忙 一個“小巨人”的盛夏突圍
灌膠、組裝、測試……在正能新能源模塊產品裝備線上,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設備,緊張有序地趕制客戶訂單。在經過安規、老化、性能等多項測試后,一部分模塊產品將直接被發往全國各地,還有一部分將被安裝在正能新能源的“明星產品”上。
“這款充電產品適用于多款車型,包括小轎車、大巴車、物流車以及大型運輸車,可以滿足不同電壓等級和車型的需求。”正能新能源總經理李建奇向記者介紹的這款充電產品是360KW一體式直流充電機,作為“明星產品”,其科技含量毋庸置疑。
據介紹,相較以往的充電設備,該產品功率密度更高,在同等條件下充電速度可提升30%—40%。該充電設備還具有寬電壓范圍優勢,能夠滿足直流200—800V充電,適用于家用轎車、物流車、大巴車、工程機械等不同類型的車輛,同時還可兼容國內外不同品牌車輛。
值得一提的是,正能新能源攻克了智能充電分配技術,可以根據接入車輛的不同需求,自動、動態分配充電功率,實現資源優化和快速充電。在安全性能方面,正能新能源重點攻克充電設備發熱、安全隔離(滅弧)等難題,做到有效散熱、絕緣、防塵防潮,確保即插即用安全。
“自去年12月份研制出來,到現在已經銷售超過2000臺。”李建奇介紹,憑借技術優勢強、安全性能高等特點,該產品一經推出便廣受市場好評,最近又有一批300余臺的訂單正在趕制中,而正是這樣的技術實力創造了企業今年在銷售數據方面的強勁增長趨勢。“下半年銷售額有望再次翻番,預計今年企業整體銷售額可達到1.8億元。”
據了解,正能新能源自2016年入駐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以來,致力于電力電子技術和產品研發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平臺技術的創新、制造工藝的研究,核心業務涉及新能源充電設備、儲能設備、風能變流器等,先后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川省瞪羚企業,直接、間接服務客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理想、五菱、寶馬等頭部企業。
主特產業增速亮 一份“成績單”的進階密碼
作為工業經濟的核心主體,企業既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微觀基石,更是產業轉型升級的直接踐行者。正能新能源的蓬勃發展、爆發式增長正是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今年上半年,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落實重點產業鏈發展機制,著力發展主特產業,加快融通創新鏈與產業鏈,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良好勢頭延續,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1—6月,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三主兩特”產業加速涌流、蓬勃生長,實現產值516.1億元、增長10.8%,產業集中度達93.7%。納入全市“587”產業體系的主要產業均實現正向增長,其中新型顯示產業實現產值174.4億元、增長4.7%,磁性材料和電機產業實現產值16.7億元、增長22.0%,高端能源裝備產業實現產值38.1億元、增長40.2%。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一系列真抓實干的舉措。以產業立區的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正乘著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浪潮,加快實施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落實省市區建圈強鏈工作部署,印發實施新型顯示、磁性材料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健全產業鏈“四張清單”,完善產業鏈精準引育圖譜,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產業迭代升級。
同時,不斷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流程抓好項目開工、促建、投產、達效,推動經緯達元器件產品迭代及工藝設備創新產業化項目等37個項目加快建設、竣工投產,持續做大工業、技改投資,不斷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縱深推進智改數轉,舉辦“AI賦能·DeepSeek”“虛擬電廠賦能節能提效”及中小微企業“智改數轉”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會兩場,持續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首次位列賽迪2024全國園區數字化百強榜單第62位,全省145個各類國省級開發區僅3個入圍,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居全省第二。長虹電器、長虹新能源、領充創享新能源3戶企業獲評全市制造業“智改數轉”標桿企業。
向“新”提質、科技賦能,不斷刷“新”成績的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工業經濟正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