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備受關注的市委八屆十次全會舉行。在一天的時間里,“詩”與“遠方”的對話,如同一條貫穿始終的脈絡,在與會者的心中激蕩回響。
會上,共識在凝聚,路徑在明晰。圍繞“李白故里”“兩彈一星”“熊貓家園”三大IP建設綿陽文旅新地標;到2027年規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業突破200家,旅游總花費達到1400億元……隨著《中共綿陽市委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的通過,清晰勾畫出綿陽“詩和遠方”的立體畫卷。
□記者 郭若雪
相融共促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如何讓我市文旅產業真正強起來?全會提出,扎實推進資源聚合、品牌打造、宣推引流、環境提升、主體培育“五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
眺望“遠方”,目標清晰且堅定——全會《決定》提出,到2027年規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業突破200家,旅游總花費達到1400億元,文旅產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綿陽有底氣。綿陽既有王朗、虎牙、翠云廊、仙海湖等人間勝景奇美秀麗,也有嫘祖、大禹、文昌、李白等歷史文化交相輝映,還有羌歷新年、白馬風情、雎水踩橋等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旅局局長竇建磊看來,“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立足綿陽優勢,擘畫了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藍圖,為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指明了方向。我們將錨定建設‘大九寨’東線旅游集散地與川西北旅游門戶樞紐,扎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五大工程’。”
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綿陽抓機遇。當前,九綿高速、川青鐵路即將開通運營,西成客專加密開行,南郊機場通達能力持續提升,對綿陽而言,這是不容錯過的機遇。
在平武縣委副書記、縣長趙琳看來,平武將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圍繞打造全省文旅新的增長極、九環線上靚麗明珠,全力建設全國生態旅游目的地、西部康養旅游優選地、歷史人文體驗示范地。
安州區委副書記、區長童華建同樣感觸頗深,“要聚焦溫泉康養、鄉村旅游、特色民宿‘三張名片’,積極融入‘大九寨旅游環線’,不斷提升‘古海遺珠·安逸安州’品牌影響力。”
協同破局打造游客心之所向的“詩與遠方”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與會人員注意到,全會文件還配套印發了三年行動方案,以及重點任務、重點項目、重點活動“三張清單”,全力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將文旅產業置于綿陽高質量發展全局觀察,不少與會者都有相同的感受:我市文旅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市商務局局長陳崇諾的感受更是直觀,“接下來,我們還要堅持做好新場景。比如,今年三家永輝超市的調改,我們發現做優服務是做好場景的最佳模式,因此,將著力做好綿陽的美食地圖,做優民宿和酒店,讓消費者來到這里吃得好住得好。”
沉浸式、體驗式旅游逐漸興起,“跟著演藝去旅行”成為新玩法。江油市委書記董正紅表示,江油將推動“跟著節會、賽事、影視去旅行”,辦好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李白喊你來飆詩”全民詩詞盛典、太白杯馬拉松等品牌活動引客入江,讓詩和遠方兼具文化味與煙火氣。
仙海區黨工委書記陳政則把重點放在了做好水上文章,“仙海區將以‘水陸空’三維極境建設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比如,全新呈現《寶蓮燈·仙海奇緣》水上實景演出,打造沉浸式夜游新場景。”
全會把脈未來,讓遠方“詩篇”成行。參會人員紛紛表示,會議審議通過的《決定》明確了我市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特別是謀劃實施“五大工程”,抓在了關鍵處、找準了突破口,必將有力牽引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重塑綿陽在全省文旅發展格局中的地位。
會議結束時,全場爆發出的掌聲,不僅是與會者共赴“遠方”的堅定宣言,更是吹響了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的號角。
綿陽推進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主要目標
到2027年
●全市文化和旅游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形成一批具有綿陽特色和優勢的文旅融合業態
●文旅品牌更加響亮,文旅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文旅消費動能更加充沛,規模以上文化和旅游企業突破200家,旅游總花費達到1400億元
●文旅產業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基本建成區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全省重要旅游集散地
到2030年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文化影響力、旅游吸引力、文旅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文化強市旅游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