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政協委員建議進一步推進我市醫保服務智能化、便民化,相關部門積極辦理——
以醫保服務為抓手 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政協提案追蹤
醫保是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通過醫保,人們可以享受到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有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023年,《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實施醫保服務十六項便民措施的通知》印發,從方便群眾辦事的角度簡化手續、精簡材料、壓縮時限、創新服務模式。
聚焦于此,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樊華提交了個人提案《關于推進我市醫保服務智能化、便民化的建議》。
提案聚焦 改善優化提升服務質量
提案認為,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醫療保障工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扎實推進醫保改革,全市醫保事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但仍然存在窗口設置便民化不足、異地聯動辦理不足、醫保電子憑證應用有待優化等問題。
為此,提案建議,推進醫保服務“一站辦”,推動醫保服務事項全面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醫保服務入駐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掌上辦”“網上辦”“一網通辦”。并優化異地就醫結算,落實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跨省通辦”,推進“網上辦”“就近辦”。
提案還建議,優化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電子憑證使用,推進醫保碼由單一的結算功能拓展為可辦理掛號、入院登記、繳費、取藥、醫保結算等多流程,實現醫保服務從“持卡”向“脫卡”轉變。推動醫保服務深入基層鄉鎮,實現區(縣)、鎮、村(社區)醫保服務全覆蓋,完善基層醫保經辦服務體系。鼓勵兩定機構增加掃臉醫保結算窗口,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臨床診療行為的引導和審核,建立健全聯合監管機制。
提案追蹤 便民利民推動落地落實
記者從該提案主辦單位市醫保局獲悉,接到提案后,市醫保局高度重視,對提案內容作專題研究,并按照綿陽實際落實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及時辦理回復。
據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出臺了《綿陽市推行醫療保障經辦服務綜合柜員制工作方案》,要求實現服務前臺不分險種、不分事項一窗受理,后臺分辦聯辦的綜合柜員制,我市各級醫保經辦窗口均按照此要求落實。絕大部分區縣醫保經辦窗口在當地政務服務監管部門的統一管理與安排下,已陸續入駐政務服務綜合大廳。在省醫保局與市政務服務監管局的指導下,推動醫保服務事項全面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相關業務可通過該平臺登錄后進入醫保公共服務網廳進行辦理,實現醫保業務“掌上辦”“網上辦”。
我市還不斷優化異地就醫結算工作,辦事群眾可以通過四川醫保公共服務平臺PC端或微信/支付寶小程序辦理省內或跨省醫保關系轉移、異地就醫備案等相關業務,實現基本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備案等業務“跨省通辦”。
在優化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電子憑證使用方面,出臺了系列推進醫保電子憑證激活和使用方法的文件,相關主體共同宣傳,激活醫保碼。指導定點醫保機構進行系統接口改造,不斷推進醫保碼由單一的結算功能拓展為辦理掛號、入院登記、繳費、取藥、醫保結算等就醫全流程的應用。全市所有定點醫藥機構均實現醫保碼結算功能,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醫保碼全流程應用。
為推動醫保服務深入基層鄉鎮,我市先后出臺相關文件,將醫保登記、查詢、備案等高頻醫保業務下沉到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各級醫保部門通過業務培訓、走村入戶等方式宣傳醫保政策,引導或協助辦事群眾使用醫保碼進行醫保結算,不斷普及醫保電子憑證的使用。
我市還鼓勵兩定機構增加掃臉醫保結算窗口,協調相關企業為全市定點零售藥店和基層醫療機構配置醫保IOT設備。持續推進醫保智能審核系統的建設工作,強化事前、事中監管,事后運用大數據篩查醫療費用異常情況并及時處理。(記者 唐顯枚)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