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5月17日至23日是全國第11屆全民營養周。連日來,市疾控中心、各縣(市、區)疾控中心及全市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走進校園、社區,以“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全民行動”為主題,向廣大師生及市民宣傳營養膳食、體重管理,推動市民建立科學合理的膳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早餐應該怎么吃?如果我們身體變得肥胖該怎么辦?”在富樂第二實驗小學,疾控工作人員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膳食搭配及體重管理課,同步開展的趣味健康知識競答等,吸引師生們踴躍參與。在安州區七一小學舉行的互動式健康知識講座上,工作人員通過情景模擬與案例剖析,生動講述“膳食寶塔的科學配比”和“三減三健”的健康理念等,受到師生歡迎。
據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營養周將兒童青少年肥胖問題作為重點科普內容,提出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治的六大食養原則:小份多樣,優化膳食結構;辨證施食,注重個體差異;通過規律進餐、細嚼慢咽等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堅持科學運動;構建社會支持網絡,家庭、學校、醫療機構多方協作,共同營造健康促進環境;實施動態體重管理。通過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將專業營養知識轉化為大眾易接受的健康信息,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養,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貢獻力量。
相關閱讀——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副主任營養師鮮躍輝表示,合理膳食的核心理念是“均衡、多樣、適量”。食物多樣性是平衡膳食的基礎原則,建議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達到25種以上。例如——
主食粗細搭配:每天吃200—300克谷薯雜豆類食物,其中全谷物建議占1/3;
蔬果“多彩組合”:蔬菜每天需300—500克,深綠色、橙紅色等深色蔬菜應占一半,水果選擇低糖類型,每天200—350克即可;
蛋白質“優選優吃”: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克,推薦多吃清蒸魚、水煮蝦等白肉,少吃臘肉等加工食品。
控油控鹽方面,建議居家做飯時,用定量油壺(每天25—30克)和限鹽勺(每天不超過5克)。嘗試用蔥姜蒜、檸檬汁調味,減少對鹽的依賴。
(王麗華 廖若汐 記者 彭雪)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