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2025年西部地區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推進活動在綿陽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副司長楊海燕、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高曉宇出席并講話,副市長劉強致辭。
會上,相關部門機構先后發布了《核醫療產業專利導航報告》《四川省低空經濟產業標準穩鏈分析研究報告》等,分享企業從專利布局到產業化落地的經驗,為中小企業提供可借鑒路徑,并成立了四川省軌道交通綠色智慧建造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為西部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提供支撐。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家級四川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級重慶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武漢)高校服務平臺、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進行了聯促聯動平臺運營合作簽約。此外,20余家企業攜優質專利項目進行交流路演與主題分享,并與投資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達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數據知識產權等多項合作意向。
近年來,綿陽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試驗區、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初步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專利產業化路徑。截至目前,全市15家高校和20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專利轉化率明顯提高,專利產品備案企業超800家,涉及專利超過4000件,備案認定的專利密集型產品產值超過300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累計獲貸款29.5億元,專利產業化已成為盤活企業無形資產、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重要引擎。(記者 鄭金容 張瀚巍)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