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哪有不動人?“川超”綿陽賽場上,這幾個“出圈”片段,你肯定在社交媒體上刷到過。
以涪城“福寶”、游仙“富樂夢想”、安州“溫泉帥哥”、江油“肥腸寶貝”、三臺“麥冬哥”“郪小妹”、梓潼“爭氣彈”、鹽亭“天蠶寶寶”、北川“羌繡霓裳”、平武“白羽毛”等地方特色命名的啦啦隊,以青春節奏點燃全場;9歲的科研工作者子弟,先是作為陪伴兩彈元勛后人開球的球童,后又成為第二場的開球小嘉賓,傳承的是精神,綻放的是美好青春;《我和我的祖國》萬人大合唱,在激烈賽事中掀起溫情與熱血;三臺中學學生用團體操組成巨大“川超球衣”,演繹“長在紅旗下的多彩青春”……
有網友感嘆:“綿陽是有情懷的!”
誠然,借助“川超”舞臺,綿陽不僅把綠茵場變為青年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更讓外界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胸襟。單純的體育賽事,因此升華為城市精神氣質的生動展演。
立冬時節,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青睞綿陽 悠游周末”游線及配套活動。綿陽端出旅游“大禮包”,精品路線、優惠政策誠意滿滿。這正是綿陽著力打造“青睞綿陽”文旅品牌的生動注腳。
眾所周知,“川超”從來不只是體育賽事。它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推動文體旅融合的使命。目前川北賽區積分領先的綿陽,正全力打造“青睞綿陽”這一品牌。“青”之一字,一語三關:既有“青睞”之意,又蘊含“傾心”之情,還寓意“青春”。賽場的熱力,本質是城市精神與青年活力的同頻共振。
綠茵場上,綿陽九洲長虹隊成員,涵蓋了從2006年出生的“小孩哥”到1987年出生的“老將”,年齡跨度之下,是朝氣與經驗的交融。隊員身份多元,有教師、青訓員、高校學生……他們因熱愛而集結,展現的是綿陽“全面激活”每一位青年的誠意。
綠茵場外,統一服裝的青年志愿者步履不停,以專業服務和飽滿熱情展現城市風貌;更多青年球迷,在社交媒體熱烈討論,自發組織線下觀賽派對。“你我皆普通”“為熱愛奔跑”“為綿陽而戰”——球員與球迷的情感同頻,不斷強化著青年與城市之間的精神紐帶。
擁有2200余年建城史的綿陽,并未囿于歷史,而是借助“川超”這樣的新舞臺,展現出“老城市、年輕態”的一面。青年在場上揮灑汗水、在場外追逐夢想,為這座城市注入持續動能。這種彼此成就的共生關系,正是城市發展的核心邏輯。
城因人興。近年來,綿陽持續升級人才政策,打通制度機制障礙,讓青年成為綿陽發展“合伙人”。據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報告顯示,綿陽位居全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單第69位,在全省排名第二。2022年至2024年,各類人才流入量達8.6萬名,較前三年增長153%,其中博士、碩士超過1.5萬名。數據背后,是一座城市與一群青年的雙向奔赴。當城市愿意給青年提供舞臺,青年自會還給城市無限可能。“川超”賽場上的青春面孔,只是這種互動關系的一個縮影。
期待更多年輕人青睞綿陽、走進綿陽、扎根綿陽!
也愿他們在這里,“特”有Young,活出自己的“激情燃燒歲月”!(新聲)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