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糧油生產提質增效
我市開展2026年小春生產技術培訓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綿陽市2026年小春生產技術培訓會在梓潼縣召開,現場觀摩小麥藥劑拌種、抗濕播栽技術,并對小麥、油菜生產技術進行了專題培訓,為高質量完成2026年糧油生產工作開篇布局。
今年8月下旬以來,我市天氣氣候異常,陰雨寡照天氣突出,降雨日數和降雨量顯著偏多。而當前正值小春播栽關鍵期,我市油菜播種已過八成,小麥播種兩成左右,如何應對“秋綿雨”天氣對農業生產帶來的挑戰?“首先,我們要有周年生產計劃安排,種小麥要和上茬種水稻結合起來,統籌安排種植,這一季小麥播栽,要選用高產、高抗小麥的品種。”在梓潼縣潼江河谷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梓潼縣佳裕家庭農場負責人古國洪結合過往十幾年的種糧經驗,向參會人員分享了在田間濕度大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機械化手段解決小麥種子“播得下去”的問題,他從上茬水稻品種選擇、收割機調試和操作注意事項、播種機選擇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并現場演示了小麥抗濕條播機如何進行播種。
現場還展示了小麥藥劑拌種出苗對比試驗情況,經種衣劑處理的種子出苗明顯優于未經處理的種子。配合拌種機的現場演示,參會人員對小麥藥劑拌種技術的優勢有了直觀而深刻的理解。
在授課環節,市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正高級農藝師劉念圍繞油菜種植,從高產高效品種的選擇、綠色防災減災技術、毯狀苗育苗移栽、冬季田管等方面詳細講解了油菜防災減災救災應當怎么做。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員江則聚焦小麥的豐產高效栽培技術,介紹了綿陽小麥生產總體情況、可選的適宜品種以及如何抓好播種出苗質量和生產關鍵環節管理。
會議還通報了小春生產有關氣象情況,對雜草防除、病蟲害防控等小春生產階段植保工作進行了安排,對第四次全國農業普查相關工作進行了政策解讀,對小春生產各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接下來的小春生產怎么抓?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穩油擴麥”為導向,堅決落實好抗濕播栽技術,確保應種盡種。圍繞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動提供技術指導、加強“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抓實重大品種推廣、抓細項目實施、推進糧油產業建圈強鏈等工作要點,大力推動糧油生產提質增效。(記者 唐顯枚)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