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我們公司的難題!”近日,綿陽高新法院調解工作室里,一位當事人滿懷感激,將一面錦旗鄭重交到調解員手中。錦旗背后,是高新法院“銀發調解員”司法為民的生動注腳,也是“銀發調解員”退崗不褪色的為民縮影。
某建設公司因項目需要,急需在某廣告公司制作一批廣告畫。考慮到建設公司的緊急需求,廣告公司加班加點完成制作任務。然而交付后,建設公司卻遲遲未支付款項。廣告公司多次催要無果,無奈之下訴至法院。立案窗口收案時發現,該案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涉案金額不高,符合先行調解條件。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案件被委托給調解員進行先行調解。
接手此案的“銀發調解員”閆姐,曾是一名有著幾十年審判經驗的資深法官,退休后受聘成為法院的特邀調解員。了解案情后,她立即組織雙方調解。“我理解建設公司可能面臨資金周轉壓力,但廣告公司作為小微企業,及時回籠資金對企業生存發展至關重要。”調解員從情理角度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同時憑借扎實的法律功底,向建設公司闡明拒不履行合同義務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經過耐心疏導,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被告按照和解方案履行了金錢給付義務。短短一天,該糾紛便得以化解。
一面錦旗,是對天平調解中“銀發力量”的認可,更是前行的動力。
近年來,高新法院積極推行“銀齡調解”模式,組建了一支由退休法官組成的“銀發”調解隊伍。他們從莊嚴的審判臺走向溫情的調解室,將畢生積累的司法智慧傾注于基層治理的每一處細節。他們霜染雙鬢,卻初心如故,以溫暖而堅定的身影活躍在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用實實在在的成效提升群眾的司法獲得感與滿意度,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高新樣本”。
為讓這支“銀發力量”更好地發光發熱,高新法院對“銀發調解員”的選聘,既涵蓋法律素養、調解技巧等“硬實力”,也包括政治覺悟、耐心細致等“軟實力”,并配套制定《調解工作規程》,建立“資深法官+銀發調解員”聯動機制。針對婚姻家事、物業服務、小額債務等常見糾紛,“銀發調解員”創新運用“情感疏導+法律釋明+跟案調解”三步工作法,充分發揮自身法律功底扎實、社會經驗豐富、群眾威望較高的優勢,將矛盾糾紛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前端。今年以來,通過先行調解機制成功化解矛盾糾紛600余件,其中200余件實現當場履行。針對調解未果的案件,調解員及時告知當事人訴訟風險,引導其高效維權,同時跟案參與訴中調解,跟進調解成功率達11.82%。
與此同時,針對調解案件中的高發類型化案件,“銀發調解員”還協助法官將調解不成的類型化案件打造成示范訴訟案例,為同類案件提供可復制的解決路徑,實現復雜批量案件化繁為簡。截至目前,已先后促成30余件系列案件全案和解;同步跟蹤回訪多發類型化案件的后期履行情況,對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糾紛的回訪率達46%,形成“個案示范—類案聯動—批量化解—登記回訪”的動態閉環模式,確保矛盾糾紛“不反彈、不反復”。 (鄧勇)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