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由中國(綿陽)科技城企業之家主辦,市企業聯合會、市企業家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協辦的“2025綿陽企業50強榜單發布會”舉行,正式發布了綿陽企業50強、綿陽制造業企業50強、綿陽服務業企業50強、綿陽建筑業企業50強及綿陽數字經濟企業20強多項榜單,并深度解讀《2025綿陽企業50強發展報告》。
2025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綿陽50強企業迎難而上、勇毅前行,在創新驅動、數智轉型、融通發展歷程中展現出非凡的韌性與活力。50強企業2024年總營收達到4925.69億元,資產總額1.1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30億元,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提供優質就業崗位超20萬個。全市10億元以上企業35家,百億元以上企業9家,千億級領軍企業2家。多家企業躋身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行列,超半數工業企業主動擁抱數字化變革。
尤為可貴的是,50強企業不僅自身發展穩健,更以鏈主角色輻射帶動超500家本地配套企業協同發展,形成“千億龍頭引領、百億中堅支撐、專精特新卡位入鏈”的企業梯隊,助力綿陽入選工信部新型技術改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雙試點城市,首次躍居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57位,生動詮釋了“企業興則城市興”的深刻內涵。
值得關注的是,《2025綿陽企業50強發展報告》顯示,在產業結構方面,第二產業企業數量占72%,營收占比達84.91%,凸顯工業主導地位。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先進材料三大產業營收占比合計超75%,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營收規模達2365.71億元,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長虹佳華、京東方、惠科等企業入選數字經濟企業20強,反映出綿陽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企業所有制結構方面,國有企業以52%的數量貢獻了65.1%的營收和84.84%的稅收,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民營企業占比48%,營收貢獻達34.9%,展現出蓬勃活力。在地域分布方面,涪城區、科技城新區、安州區、江油市及市管國企集中了66%的50強企業,營收占比高達93.54%,區域集群化發展格局進一步強化。
據介紹,自2002年“中國企業500強”、2004年“四川企業100強”發布機制建立以來,企聯系統的年度榜單已成為觀察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綿陽企業50強的設立,正是為系統梳理本土大企業發展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企業對標提供參照。
企業是綿陽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是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的“頂梁柱”。當前,全市上下把推進重點產業建圈強鏈作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587+”產業建圈強鏈提速提質,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政策疊加期和關鍵機遇期。
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推行“鏈長+專班”機制,繪制實施新型顯示、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圖譜和N張清單,推動“鏈主企業+鏈屬企業”協同創新、圈鏈發展,推動更多企業沖刺全國500強、全省100強;全面落實跨臺階獎勵、專精特新培育等惠企政策,以國家制造業新型技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為抓手,支持企業提質增效、降本降耗、綠色發展;構建“四個一”服務體系,完善“一企一策”服務機制,讓企業安心發展、放心投資。以更有溫度的政策、更有力度的服務、更有效率的保障,共同譜寫“鏈主引領、鏈屬壯大、圈鏈協同”的產業新篇章。
(記者 謝艷 宋德平)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