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云珍羌繡作品《羊角花開 情意綿長》贈送給甘孜隊 記者 陳冬冬 攝
綿陽新聞網訊 11月1日19時30分,在綿陽九洲長虹隊與甘孜有機牦牛隊的比賽開場前,黨的二十大代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羌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云珍耗時2個月繡制的《羊角花開 情意綿長》作品,由她的女兒楊紅莉贈送給甘孜隊。
這幅凝聚匠心與祝福的作品,以絢麗的彩線繡出團結之花,織就平安愿景。這不僅是一幅珍貴的羌繡藝術品,也是綿陽這座城市“傳承大愛、感恩奮進”的生動體現。
手持銀針,指尖輕點,在非遺工坊里,栩栩如生的羊角花在陳云珍的巧手下勾勒。陳云珍自9歲隨母學藝,深諳羌繡“一針一線皆文化”的精髓。
“完成一件羌繡作品,往往要耗費數天甚至更長時間。”陳云珍說,“光是前期準備就要花費很多心思,比如說圖案要保留羌族傳統紋樣的神韻,還要符合現代審美,顏色搭配也要反復琢磨,要鮮艷明快,還要和諧自然。”
陳云珍的家鄉是北川羌族文化的核心區。作為古老的西羌后裔,她從小枕的是羌繡枕帕,穿的是羌繡衣裳,浸潤在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后來,在擅長羌繡的外婆、媽媽的熏陶和指導下,陳云珍迅速成長為能繪、能畫、能剪、能裁、能織、能繡的全能型羌繡能手。
陳云珍還成立了云珍羌繡專業合作社,系統整理出30余種傳統針法,帶領團隊走遍北川19個鄉鎮,為留守婦女開展羌繡技藝教學。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2萬余人次,帶動500余名婦女實現居家就業,培養市、縣級羌繡傳承人4名、高級繡娘50余名,實現人均增收2萬元。(川超綿陽隊聯合報道組)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