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這批打包好的肥腸即將發往外地,現在網上訂單特別多。”在江油市翔風科技有限公司內,企業負責人羅強正在忙著發貨。
作為返鄉創業農民工,羅強帶著資金與技術回到家鄉創辦企業,在相關部門的扶持下,他的肥腸企業年產值已突破3000萬元。“廠房升級改造有資金支持,人社部門還發放了穩崗補貼。我們還參加了‘綿品出川’等系列推介活動,現在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羅強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江油市積極實施“雁歸詩城”農民工回引工程,吸引眾多像羅強一樣的創業者返鄉創業。針對部分創業者缺資金的難題,當地依托科技孵化園、創客空間等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我們重點聚焦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圍繞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等產業方向,提供從場地、政策到融資、成果轉化的全鏈條服務,構建起‘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生態,可容納百家企業辦公。”江油市科技孵化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四川鑫領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園區企業之一,主營新能源充電樁安裝、銷售與運營。公司負責人唐明坦言,從入園創業起,一系列政策讓他倍感溫暖:“政府減免三年租金,還幫忙對接銀行等金融機構解決資金問題,預計今年產值能突破200萬元。”在他看來,政府“空間讓利”大大降低了創業起步的生存成本。
目前,江油已在青蓮鎮、新安鎮、西屏鎮新建3個“詩城微創園”,為返鄉農民工搭建創業平臺;在圣名國際、火炮街打造“創業示范一條街”2處,建成“社區就業溫暖港灣”74 個,吸納返鄉農民工及城區失業群眾創業就業。同時,還創立“慧創詩城”創業服務品牌,借助各類節會推介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人員回鄉創業就業。
今年以來,綿陽通過實施“雁歸天府”回引行動,不斷落實創業支持政策、開展返鄉創業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返鄉創業園 31個、返鄉創業指導員30人;今年新增返鄉創業1736人,新增創辦企業719個,返鄉入鄉創業企業吸納就業16.2萬人。(記者 王澤宇)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