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西北大學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綿陽工作站在綿陽市博物館掛牌。
記者了解到,該工作站在綿陽市博物館掛牌后,將圍繞文物保護重點打造三個平臺:一是建設成為區域性技術研發中心,針對四川地區特色文物的保護難題開展專項攻關;二是構建人才培養高地,通過“導師工作室”“極速特訓營”等方式,為四川培養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三是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大型儀器設備、科學數據等創新要素的開放共享。
據介紹,西北大學近年來與四川文博系統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包括科研、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西北大學科技處處長楊濤教授表示,西北大學將全力支持工作站建設,選派優秀團隊,投入優質資源,開創優質平臺,讓工作站切實發揮作用,產出實效。
綿陽市博物館技術保護部負責人表示,對綿陽市博物館而言,工作站掛牌的核心意義是獲得了頂尖技術與科研資源支撐,搭建起文化遺產保護的“產學研”橋梁,讓區域內的遺址、文物保護工作從“經驗型”轉向“科技型”,并能聯動地方文旅產業發展,強化綿陽的文化遺產保護品牌。(記者 張登軍 唐云峰)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