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賦能精準監管
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研發特種設備預警監測系統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研發出特種設備預警監測系統——“真安‘e’”。據悉,該系統從檢驗檢測環節入手,把預警時間劃分為“123”3個時段。
“1”即預警監測第1個時段。特種設備處于檢驗檢測到期前1個月狀態。此時,監測系統會自動向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及轄區監管人員推送預警短信,提醒按期落實檢驗檢測相關工作。
“2”即預警監測第2個時段。此時,特種設備處于檢驗檢測本月到期狀態。轄區監管人員通過“線上+實地”的方式開展日常檢查,督促指導使用單位在本月完成檢驗檢測工作。針對未按時報檢的情況,責令限期整改。針對困難企業、特殊情況等,協調檢驗檢測機構優先排檢,切實做到寓監管于服務,以服務促監管。
“3”即預警監測第3個時段。此時,特種設備處于超期未檢狀態。監管人員直接到使用單位開展“點對點”檢查,若繼續使用超期未檢的特種設備,立即下達《特種設備監察指令書》,依法責令停用,并對違法行為立案調查。針對已經檢驗但未繳費、未領取檢驗檢測報告等情況,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使用單位進行核查,督導完成相關后續工作。
“同時,我們將預警級別和預警時段相對應劃分為‘黃橙紅’3種顏色。特種設備處于檢驗檢測到期前1個月狀態,監測系統會自動將檢驗檢測日期標注為黃色,啟動短信推送程序;特種設備檢測為本月到期狀態,系統自動標注為橙色,監管人員開展督促指導工作;特種設備處于超期未檢狀態,系統自動標注為紅色,這時就要開展執法檢查工作了。”據高新分局負責人介紹。
去年5月以來,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以該系統建設為契機,耗時近半年在轄區內開展摸排工作,比對轄區6大類特種設備的數量,并收集每臺(套)設備詳細信息,匹配至監管所執法人員,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人,真正實現了數據真實、反應如實,有效解決了家底不清、情況不明的問題。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通過預警監測系統,一名執法人員坐在辦公室內就能清楚地掌握特種設備定檢安全狀態,極大地緩解了基層人少事多而無力監管的問題,也有效減少了重復檢查給企業帶來的麻煩。(周婷 記者 鄭金容 劉鳳君)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