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遠體(安州)
安州區河清鎮七一村,有座駱家營,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當地村民日子過得美滿。可你知道與否?歷史上這個地方曾經是血流成河,人員幾乎滅絕。相關故事還得從明末農民起義講起。
說起駱家營,還得先從那首流傳了300多年的順口溜:
方華山霧氣騰騰,黃毛山烏云層層,駱家營駐扎一營,剿四川絕無一人。駱家營人頭滿地,鮮血染人數無記,毀家園拋尸荒野,鬼哭聲哀嚎句句,四處都是白骨堆,陰風慘慘鬼風吹,毛骨悚寒心也顫,家如身后有鬼追。
這首令人毛骨悚然的順口溜,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駱家營慘遭明末張獻忠剿殺四川,滅絕駱家營血流成河的慘景。傳說當年張獻忠圍剿四川,就在此地駐扎一個營。那么張獻忠為何要在這里駐扎一個營?
據傳說,張獻忠率部從陜西南下,進入綿陽后,有一路人馬沿著山邊路往前剿殺,殺人搶人,到河清鎮七一村時,駐扎在此處。這一帶是幾個鄉鎮的交界區域,安州的雎水、秀水、河清、迎新,以及綿竹市的拱星鎮,人員眾多,財富聚集,生意旺盛。而張獻忠部隊的目的就是剿殺這一帶的村民,搶奪財產。原張獻忠部隊一個營300多人,全部駐扎在駱家營達一個多月,對雎水、迎新以及秀水的高山、新春,綿竹市拱星鎮泉樂村、高平村、白溪村等地實施剿殺后,才把營地從駱家營搬走。祖祖輩輩傳說,張獻忠部隊撤走后,當地人員受損嚴重,隨處陰風慘慘。
時光流轉,滿清隊伍進入四川,慢慢占領各地,朝廷又安排人員,從湖廣填四川,各地才慢慢恢復過來。后來在當地落戶的人們,慢慢聽說了張獻忠部隊剿殺當地百姓的慘劇悲情,將此地起名叫駱家營,并隨之建修了一座小廟,以此懷念死去的眾多平民百姓。
時光荏苒,1959年,此地尚屬雎水鎮管轄,雎水鎮政府在駱家營建立了雎水敬老院。1962年,當地把雎水鎮管轄的七一村、大溪村、銅鑼村劃出來,與河清鎮臥龍村、皇覺村、月鋒村、馬靈村劃出來,新建立了獨立的迎新鄉,敬老院因此改為了迎新敬老院。
如今的駱家營,又復歸了河清鎮。政府重新規劃把駱家營建得更漂亮,交通四通八達,公路聯接上了成都至蘭州高鐵,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家家住上新居,歲月時光變得更美好了。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