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朝蓉(江油)
很多年沒回故鄉,即便回去也是來去匆匆,每次都意猶未盡,舍不得離開。前幾天侄女大婚,便回老家住了兩日,思鄉之苦得以慰藉。每每回到這里,喧鬧的世界頓時安靜下來,煩心事也因此一掃而光。
我的故鄉在川南一個小鄉村,在一個小山凹里背山面水,背面是竹林,大風吹過,竹葉嘩啦啦的響。房屋前是一個大大的魚塘。一口水井就在池塘邊,水質清澈,偶有浮萍在上面漂來蕩去,那是全村人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一條田埂延伸到井邊,路兩邊是青草,中間被挑水人踩得溜光。下雨天路泥濘滑溜,挑水常常會滑到田里去,丟了桶,倒了水。池塘對面有個緩坡,上面的地都是我們院子人家的,我家有兩塊地,常年種著大白菜、茄子、黃瓜等,親戚來了加個菜,幾分鐘就摘回來了,菜上還滴著新鮮菜汁。
竹林邊有一條小溝,下雨天邊上的田漫水,很多魚蝦,泥鰍就會從小溝里順水而下,我們就在較窄的地方用筲箕接住,又搬來田里的泥巴扎得嚴嚴實實的,一會兒功夫筲箕里就有不少魚蝦落網,小伙伴兒一個個歡呼雀躍,仿佛撿到了寶貝。
一個院子里住的都是一個姓,我們擁有同一個祖先,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院子現在看來不大,但是兒時的我卻覺得天廣地闊,供我們游戲綽綽有余,跳房、鞍馬、跳繩、丟手絹等等。那時候家長都忙著務農,我們都是放養,只要天黑曉得回家,父母點下數到齊了就行了,至于學不學習那是全靠自覺,當然自覺的沒幾個,放學先玩夠了再說做作業的話,童年時的快樂是現在孩子無法體會的。
此刻的我坐在曾經的院壩里,冬日暖陽斜照在身上,溫暖愜意,回憶曾經,雖苦猶甜,嘴角不自覺揚起笑意。在我身后的老房子里住著我們一家人,土墻瓦房,一下雨,瓦沒蓋好的地方就會漏雨,我們姐妹三人就會搬來水桶,臉盆接漏下的雨水,三個小腦袋齊刷刷地望著屋頂漏雨的地方,母親則披著蓑衣戴著斗笠踩著梯子爬上房頂撿瓦,直到不漏雨。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母親則承擔起所有農活及家務,長大后為人母,方能體會母親當年的艱辛,也能理解為啥每次我說回老家母親卻不是很情愿的原因。故鄉留給母親的記憶是白天上山種地的辛勞,晚上回家面對兄妹仨吃飯穿衣都成問題的窘境。而于我們記憶中的故鄉,則是結伴游戲,摸魚捉蝦帶來的樂趣。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希望抱一抱那個在傾盆大雨中往屋頂上爬的母親,告訴她我們兄妹很愛她,永遠永遠。
每次讀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都會淚流滿面,告誡自己,珍惜與之相處的每一刻,不留遺憾。
故鄉,是追隨我一生記憶的夢,夢里有兒時的我,有父母的愛,兄妹的情,成長后的我雖與故鄉漸行漸遠,而故鄉的氣息將是隨我一生不變的情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