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制造強省戰略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綿陽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指導企業破解發展瓶頸,解決“卡脖子”難題,加快推進“專精特新”發展,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戶,數量居西部非省會城市第1名,全省第2名,但與成都差距較遠,“小巨人”企業集群化發展也不夠成熟。
對此,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住綿省政協委員尤軍、韓文兵提交了聯名提案《關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的建議》。
提案提出,經對全市35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析研究,綿陽“小巨人”企業呈現出成長性好、產業分布合理、產品競爭力強、研發創新能力強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如:企業綜合實力亟待提高,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綿陽中小企業發展存在小而不精、多而不強的問題,部分企業市場競爭中抗風險能力不強;產業鏈上下游聯系不夠緊密,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開展聯合創新不足,向大型企業開展配套對接不多,集群化發展有待加強。
提案建議,聚焦全省重點產業,在成都、綿陽、德陽等“小巨人”培育較好的城市,建設以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地方特色產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群試點,在全省范圍對接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等,助力專精特新企業開拓市場、聯合創新,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圈強鏈,將試點形成的經驗在全省推廣。
提案還建議,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優先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傾斜,推動“專精特新”相關政策長期穩定實施,引導技術、人才、數據等優質創新資源加快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
(綿報融媒記者 李靈越 文婷)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