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緊扣中心工作 反映群眾所盼
住綿省政協委員踴躍提交提案
本網成都專電 1月10日,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成都開幕。住綿省政協委員聚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省情、市情,飽含參政議政熱情,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積極建言資政,已向大會提交多份提案。
大會召開之前,住綿省政協委員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交流,緊扣黨委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使所提提案情況更加明確、建言更加精準、措施更加務實。
2020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李亞蓮、王華蓉、姚永紅、楊朝暉、董發勤、許小君、夏明、徐汝金、韓文兵、馮科敏、尤軍、陳俊等委員提交了聯名提案《關于提升成渝綿“創新金三角”協同創新能級構建區域創新共同體的建議》,提案指出,由于成渝綿行政區劃不同、管理權限不同等客觀因素,在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中還面臨創新水平不足、成渝綿發展不均衡等諸多困難。
為此,委員們在提案中建議,成渝綿三地必須強化協作創新,構建零壁壘的科技創新環境。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平臺,在“創新金三角”內,率先實行三城“一卡通”,在醫療、保險、教育、金融、交通、旅游、水電氣等與民生、公共服務有關的事項首先突破。同時,加強要素保障。支持綿陽率先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疊加享受試點,減按1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高端人才的補貼、獎金免征個稅。
“中小企業好,經濟才會好。”在尤軍、韓文兵委員看來,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更多“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就能為經濟轉型升級筑牢基礎。對此,在聯名提案《關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的建議》中,委員們建議,聚焦全省重點產業,在成都、綿陽、德陽等“小巨人”培育較好的城市,建設以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地方特色產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群試點。
此外,住綿省政協委員還提出了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盡早啟動S51北川至安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等建議,內容涉及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綿報融媒記者 李靈越 文婷)
編輯:譚鵬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