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英(江油)
德天大瀑布白練般飛懸于青山茂林間,洱海月、蒼山雪,敦煌的靜穆,布達拉宮的神奇……近日,打開手機刷朋友圈,坐地日行千萬里,有賞不盡的山水,覽不完的名勝。
這些源自暑假紛紛“離巢”而出的“酷游”同事、朋友們發(fā)的朋友圈,讓宅家陪讀高三孩子的我,天天目接天涯海角風光,眼觀東西南北風俗。美景養(yǎng)眼,風俗開眼。
“近處也有風景”人人會說。我也有幾張圖,準備發(fā)個朋友圈,寬慰和我一樣陪讀在家的朋友。
第一張圖片,清晨逛太白公園。入眼即是垂柳依依、河水潺潺。習習清風拂面,入鼻有水霧花草交織的醍醐,一激靈,神清氣爽已把你喚醒。逶迤而行,鳴蟲一路伴唱。沿河總能與各式太極拳愛好者如期而遇。臨河憑欄,靜可觀錦鯉覓食;動可習武,健身強體。亭軒飛檐,坐中小憩。人漸如織,隨城中漸漸升騰的車鳴人喧和肥腸煙火,人慢慢下沉、著陸,城市與人一同蘇醒,開啟了一天貼地又詩意的行走。
沿昌明河堤回返,繞道去譽為“西南第一轉”的太白廣場。走路健身的,三三兩兩,繞環(huán)形外道邊走邊聊:生活八卦、近日奧運賽事;跑步燃脂的,風馳電掣。幾支廣場舞蹈隊自成方陣,鑲嵌噴泉四周,民族的、勁辣的,都是網(wǎng)紅的。男女老少,聳肩舞袖,臉綻花,情難抑。濃蔭華蓋的黃桷樹下有民樂隊圍坐演奏,日影斑駁,樹葉流金。瀉在每一個駐留過的人身上,包括地面,萌生一念——萬事萬物都有金光。石椅上情侶交頸并頭,卿卿密語;小孩、愛犬在草坪上戲玩追逐——隨眼一顧,就是一幀歲月靜好,人間康樂的畫卷。
第三張圖片選了我最愛之處——李白紀念館。館中珍藏文人字畫、青銅陶土、木器青瓷。李白的詩文、名家碑帖,比比林立,隨處可見。沿曲曲折折綠蔭小道,觀古樓遺跡,嗅幽蘭雅馨。倘偶遇書畫篆刻奇石珍品展覽,徜徉,留連,會羈絆你半日。累了,倚在長長的美人靠上。一池清涼,綠裙粉妝,風曳暗香浮。著漢服,撫古琴,人菡映入畫。伴一盞,捧一本書,誦一首“詩仙”的詩,書香茶香,吟出的每一個字都有了呼之欲出的生色。再聽聽導游關于李白故事的講解,閉目,遐思邇想……一呼一吸,半恍半惚,油然愛上這里,愛上這座有李白,有文氣、靈氣、豪氣的西南小城。
《幽夢影》載:“讀史宜夏,其時久也”。不囿于史,詩詞歌賦、小說散文評論,上班事務裹纏無法靜心閱讀的,只要是書單里列出的,按照計劃讀下去。疫情,災情,又是誡勉——反思欲望,多無為遣有涯,少聚集浪無聊。古樸粗獷的漢碑石雕是名山大剎,清麗雋巧的宋元花鳥是蘇州園林。讀《哲學簡史》是尋性覓靈之旅;《美的歷程》已在炎暑中辟出一方幽涼,尋美之路何嘗不是一趟赴美之宴……“文章是案頭之山水”。閱讀,穿越時空,一頁頁地翻動,正如一步步丈量。墨跡點染之字不啻湖光山色,亦有甘辛酸辣。
書讀得眼乏,書法練得手酸。黃昏,約上好友一道去明月島公園散步納涼。漫步桂花大道、銀杏大道、櫻花大道,坐在如毯似墊的綠坪上仰滿天落霞,孤鶩齊飛,江天浸染,隨手一攝皆是勝景名片。“明月噴泉”瀟瀟灑灑,御風曼倩;“鑒月溪”,薄霧輕紗,娥嫦灑泠。水氣氤氳中“銀光瀑布”夢幻溢彩,斑斕飛瀉?;蛉?ldquo;水韻長灘”戲水玩沙,覓童年?;蛑蒙?ldquo;印月橋”倚欄遠眺:涪江西岸幾家樓盤,塔吊起降旋轉,夯機轟然。座座高樓后腳跟前腳,前腳趕后腳拔地而起。腳下昌明河在此與涪江交匯,流年逝水,撫今追昔,不由得不感嘆這座城市的昂然奮進……
此外,逛街買菜,烹炒涮洗。用拖把游走房間的角角落落也算人生必經(jīng)的風景的話,那么我每天的旅程就大致如上了。
選好圖片,“九宮格”已裝滿,最后配上文字:“我的暑期之旅。打卡地點:江油城區(qū)主要景點。時間:每一天。”
朋友圈已發(fā),且等你們點贊評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