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樓 凌弘攝于2000年
◎秦加倪(綿陽)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深厚的歷史沉淀和記憶。綿陽城區紅星街,走過風雨歷史,經歷滄桑歲月,洗盡鉛華,才有今天的繁榮。
說歷史,紅星街古老的街名叫“神仙街”,神仙街原修建有大量廟宇,在街道的南端,曾經有望江樓、白衣庵、環秀樓、華光廟等。神仙街中段有佛學社、楊公祠、文公館、孫公館、翰林苑等。神仙街的北段有金土地廟、火神廟等。
你瞧瞧,歷史文化、古建的沉淀全在這兒!氛圍夠濃吧。
新中國成立后,紅星街又成為綿陽的政治文化中心。探訪紅星街的歷史,不妨從它的名字開始。紅星街得名于紅星樓。這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綿陽重要的建筑,當時綿陽地委辦公地就在紅星街上。紅星樓是一棟一底三層高的建筑,很多老綿陽都對此印象深刻。那時候,綿陽地委,可是下轄19個縣哦!曾經的綿陽市委,市中區委,公、檢、法和銀行,以及不少機關辦公駐地都在紅星街。
1972年,我做的第一筆小生意,就在紅星街。記得我在成都春熙路買了一個高倍望遠鏡,掛脖子上第一次到了綿陽。那年頭,高倍望遠鏡可是稀罕物,很少有人見過。走在紅星街上,自然引人注目哦。就有人攔住我,希望把望遠鏡轉賣給他。這高倍望遠鏡,在成都春熙路定價9.5元。于是,在紅星旅館門口我喊價15元。對方幾次還價,好像志在必得。我只好以12.5元賣給了他。他滿心歡喜地拿著望遠鏡走了,留下我悵然若失。
這一晚,我住進紅星旅館,紅星旅館當時算是綿陽第一高樓了。這以前,“紅星旅館”還叫“紅星樓”。可以說,這座一底三層的建筑承載著老綿陽人昔日的浪漫與夢想,也留著我溫馨的記憶。
多年后,我和愛人陪伴13歲的女兒看的第一場電影,又是在紅星街:綿陽影劇院。女兒問:“這里為啥叫紅星街?”
我說,因為有一本書叫《紅星照耀中國》,紅星是革命的象征啊!還有,綿陽人喜歡紅星,綿陽人有革命的情懷。我的解釋,女兒聽得似懂非懂。不過,綿陽人真和紅星有緣哦!要不,綿陽的第一座高樓,咋就命名紅星樓?有了紅星樓、紅星旅館,自然就有了紅星街。
如今的紅星街,是一條筆直的街道,從南河大橋到順河街,作為中心城區的主要街道,它依然保持著鮮活的生命力。它的兩旁,各種各樣的店鋪林立,紅星街的政治氛圍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商業氛圍。這也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結果。
看那街道邊高大的女貞樹、梧桐樹、香樟樹遮天蔽日,雖然是冬天,我們依然可以想象,春風到處,這里必會綠意盎然。
所以今天,才是紅星街的火紅年華!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