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子云亭 > 正文
        斷裂帶的山河故人——羌人六散文集《綠皮火車》序
        发稿时间: 2021-11-28 08:44    来源: 綿陽日報

          □顏慧(北京)

          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并不真正認識本書的作者羌人六,既未曾見過他本人,也不曾以任何方式與他有過聯絡,只知他本名劉勇,1987年生于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的綿陽平武,那里山靈水秀,是著名風景區九寨、黃龍之門戶,據說擁有大熊貓數量最多,素有“天下大熊貓第一縣”美譽,自古以來就是羌人聚居區,也是多民族文化交互融合之地。他以辨識度極高的羌人六作為筆名,可想而知應是羌族后裔:在我有限的認知中,那是個古老神秘,能歌善舞,工于放牧建筑刺繡,具有獨特文明生態與民族風情的少數族裔。對羌人六的更多的了解幾乎都從這部《綠皮火車》書稿閱讀中得出,幸而,從作品來認識作家,恰好也是最適當的認知方式。

          羌人六對文字有著近乎與生俱來的敏感與極強的駕馭能力,在他筆下,那些肆意流淌的文字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和獨特的意蘊與魅力,產生出充滿個人特色的別樣閱讀體驗。談到回憶,他說,“歲月漫漫,我習慣讓自己躺在面包之外,一遍遍陷入回憶,在往事中刷新最初忽略的真實,咀嚼它們,鞏固它們,而我就是它們留下的全部。當然,人,永遠去不了的地方就是過去?;貞?,不是為了抵達,而是為了梳理。”(《綠皮火車》)對于經歷,他認為,“經歷,是生命和生活的另一種指紋,我相信,這樣的指紋,本身就有著寓言的色彩和光芒。”(《指紋》)寫記憶,“記憶表皮仍在不斷被時光侵蝕、氧化、蒸餾,被流淌的歲月瘦身。歲月隱藏在母親的皺紋和頭發里,隱藏在梅林中間父親的墳塋里,隱藏在那些沉默的廢墟、房梁、石墻和瓦礫中間。”(《遍地蒼茫》)寫小時因饑餓而捕食老鼠肉,則充滿象征意味,“我們吃鼠肉的同時,老鼠的靈魂在我們的胃里面仍然活著,沒有死去。鼠和人原本水火不容,可是,漸漸地,我驚訝地發現鼠的某些習性,其實在人的身上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也更為殘酷。”(《食鼠之家》)

          正如他在文中寫道,“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來龍去脈,一個人有一個人的來龍去脈。斷裂帶,是我的來龍去脈,但更多時候,它是一種深不見底的痛,一小塊月光就能擦亮的痛。”(《人在大地上四處流淌》)這就像商州之于賈平凹、高密東北鄉之于莫言、嘉絨藏區之于阿來、北極村之于遲子建……那個位于川西北群山深處,有著獨特地域與地理特點,“隨日升日落、季節和農事輾轉的斷裂帶,祖祖輩輩跟莊稼生死相依的斷裂帶”,則是羌人六不斷描摹和審視的對象,也是他源源不斷創作靈感的來源。他對那里有著深厚且復雜的情感,他愛并憎惡、懷念并遠離,他用近乎執著的文字反復書寫、構建出“斷裂帶”這一文學和地理學意義上的故鄉。審視故鄉,其實就是審視自己,審視來時的路。寫作對他而言,就是“在紙上種地”,是為了拒絕庸常和隨波逐流,也是為了回憶與反思。

          在描寫斷裂帶時,他的文字冷靜、克制,斷裂帶里的人們是勤勞的,“在斷裂帶,懶人們的頭,永遠沒有勤快人抬得高望得遠且理直氣壯。生活在這兒的人們也比山外的人們更想多長幾只手,忙碌早已升華為一種驕傲,因此沒人愿意自己無所事事”(《總想多長幾只手》)。“在斷裂帶,一個人的目光、心靈和泥土廝磨久了,就看見在這片土地上活過又死去的祖先們,仍在幽暗的泥壤深處做夢。或許,還能聽見他們略帶疲憊的嘆息或者呻吟。”(《日薄西山》)更有對斷裂帶現狀的喟嘆與思考,“斷裂帶古老的生活方式在崩潰,作為傳統的農耕文明在崩潰,我以為可以像田園詩一樣原封不動的記憶在崩潰;我看見的是,越來越多的斷裂帶人扔下了他們的農皮遠走他鄉,留下年幼的孩子,病懨懨的老人,憔悴的婦女,荒蕪的莊稼,毀壞的人心……”(《綠皮火車》)

          同樣,對祖祖輩輩生活在斷裂帶里的生生不息的人們,他依然帶著一種非常冷靜的旁觀與復雜的警醒,以及更多更深的關于人性的思考,只是,情感有時依然不容控制地噴薄而出。不僅如此,他還用文字構造出屬于自己的家族譜系,不忌憚、不回避,直面真實,“以文字來講述心靈的秘密,講述著斷裂帶那些讓我愛恨交織讓我念念不忘的故事和真相”(《無根者》)。

          成為父親之后,羌人六開始理解父親,“母親的愛具體、瑣碎,父親的愛隱晦、微弱,形如空氣,形如魚兒的呼吸”。多年以后,他意識到,“這些年,無人的時候,偶爾想到父親……仿佛他就在我的生命附近,我會在我的想象里用超過閃電的速度狂奔,然后伸出自己結實有力的胳膊,做好一切準備,我百分之百相信,父親還在空中,如果他掉下來,我會不計一切代價穩穩地接住他,抱緊他,不讓他掉在地上。我知道父親,他有多重,他有多輕”(《蝴蝶效應》)。而總是對父親嘮嘮叨叨的母親,則在父親去世后,舍棄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一直用著父親的手機號,“她在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她的立場,她不允許父親‘消失’,不允許他‘欠費’‘停機’”(《蝴蝶效應》)。

          當然,更有那個曾經在斷裂帶跌跌撞撞成長,在承受著生活的壓力、親戚的質疑和鄙視,一度前途暗淡渺茫,依然對文學有著近乎癡迷的執著與熱愛,依然內心充滿力量,終于憑借努力與才華“過著長篇小說《活著》的作者,著名小說家余華還是一名牙醫時就夢寐以求的生活”(《無根者》),有大把的時間來寫作讀書,喜歡帕慕克、奈保爾、米沃什,為了寫作而生活的“我”。

          這些散文,均以作者出生地——2008年“5·12地震”極重災區——四川龍門山斷裂帶山區為背景,打撈時光中的往事點滴,為出生地,為那些卑微又堅韌的鄉親父老,留下了鮮活、莊嚴和寶貴的記憶。作者以平靜舒緩的筆墨,講述震撼人心的生活,讓人忍不住雙淚長流,文字帶給我們對于活著的沉重思索,那些痛苦的心靈折磨里,透著作者堅韌的信念,真誠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毫無疑問,這部透著作者心血的散文集,文學性、藝術性、可讀性兼備,是一部主題鮮明的地域之書,也是作者深情凝望家園的記憶之書。

          我想,當羌人六在通過文字講述、還原那些以記憶與經歷構建的過往,在反復撫摸、審視那些回憶的時候,他也在與自己和解,與過去和解。就這樣,如同拼圖一樣,羌人六的面貌從一篇篇貌似零散、實則內容互相印證互相佐證的散文中,逐漸氤氳顯現,他的成長與生活軌跡也隨之輪廓清晰起來;就這樣,來自斷裂帶的迷茫與痛苦,撕裂與掙扎,恥辱、荒蕪與孤獨,以及記憶與信仰、和解與包容、夢想與希望……有了來處,亦有了歸途。(作者系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文學博士)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暖暖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