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軟”“硬”兼施 筑牢安全生產屏障
我市深入推進安全宣傳“五進”
為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公眾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整體安全水平,切實把安全文化送進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和家庭,綿陽市多點發力,“軟”“硬”兼施,多元化開展宣教活動,通過接地氣、有人氣的安全宣傳活動,把安全文化推進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家庭,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建立長效會商機制 督導逗硬確保宣傳取得實效
“各單位要明確責任,加強溝通協調,結合自身職責,認真梳理本行業領域‘五進’開展情況,嚴格對照示范單驗收標準及時開展督導,保證示范點建設成效。”日前,全市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會商會對“五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近日,市安辦組織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成立2個督導組,對各地安全宣傳“五進”示范點進行督導,通過看現場、查資料,座談交流的方式,對照示范點驗收標準,對各地“五進”示范點進行督導檢查,倒逼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
此外,督導組還為各地送去安全宣傳掛圖、公眾安全應急知識讀本等宣傳資料,通過“軟”“硬”兼施、齊抓共管的方式,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強化應急演練 警鐘高懸提高應急避險能力
“2020年10月22日上午11時03分,四川綿陽北川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多地震感明顯,北川永昌小學緊急疏散全部學生到操場,用時僅2分鐘安全疏散2670余名學生,被網友贊為教科書級疏散。”新學期伊始,該起應急處置成功案例,入選了四川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
據了解,長期以來,北川縣永昌小學致力于“生命與安全體驗、品德與習慣養成、文化與藝體學習、社會與生活實踐、科技與信息創新”的“樂致”特色課程構建,十分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學校每學期都要邀請縣公安局、消防大隊、交警大隊相關人員到學校為學生開展安全法治、消防安全、交通知識等知識講座,每個月都要組織學生進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消防應急疏散演練、防恐防暴應急演練等,在演練中讓學生了解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真正掌握應急避險的能力。”永昌小學校長牟廷強表示。
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常態化應急演練是提高應急避險能力的關鍵所在,警鐘長鳴,才能臨危不亂。
安全教育多元化 共建共享提升全民安全意識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位于綿陽市科技館三樓的游仙區安全應急體驗中心,逐漸成為當地民眾安全教育的熱門“打卡地”。
該中心設有應急救護體驗、汽車安全帶碰撞、煙霧自救逃生、模擬滅火訓練等21個應急體驗項目。“安全應急體驗中心是面向群眾免費開放的,通過展板展示、實景模擬、實物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深得群眾認可和喜愛,不但能使安全知識更加貼近群眾,同時也能立體化引導廣大群眾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發展理念。”游仙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戴貴雄介紹,下一步,游仙將通過不斷強化安全風險防范,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嚴的標準助推打造游仙安全宣傳‘五進’特色亮點。”
作為省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國網綿陽市安州供電公司結合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品牌,深入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公司多次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開展“黨建+安全生產”“黨員身邊無違章”“青年安全示范崗”等特色活動,實現了廣大職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我們作為生產一線班組,通過時常開展的安全警示教育警醒自己,確保在日常工作中安全作業。”公司變電檢修人員呂軍表示。
通過共建共享安全教育文化,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就能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參與安全、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對安全負責的安全發展新格局。(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謝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