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深入探索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路徑,充分發揮單篇精讀教學的支點作用,提升教師的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能力,9月17日下午,游仙區魏柳河學區在劍南路小學大會議室舉行了以“秋韻教研潤初心,單元深耕探精讀”為主題的2025年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視角下的單篇精讀教學”說課初賽活動。
本次活動由甘小寒老師主持,八位語文教師依次登臺,以文為舟、以語為槳,帶領在場評委與所有語文同仁共赴一場精讀教學的藝術之旅。
活動伊始,主持人甘小寒老師以溫雅從容的語言點明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單元整體教學是打通語文知識脈絡、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路徑,而單篇精讀則是其中承上啟下的重要支點。”她提到,本次比賽不僅是教學技能的展示,更是教育智慧的碰撞與交融。
精研說課展風采
首先登場的是鄧紅艷老師,她以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為例,從目標設定、流程設計到板書構思,層層推進,為大家構建出清晰而富有層次的教學框架。緊接著,李文娟老師立足三年級上冊《大自然的聲音》,巧妙拆解單元目標,緊扣文本語言細節,設計了一系列貼近學生、激發思維的教學活動,展現出精讀教學與整體目標的深度融合。
陳忠美老師則以《美麗的小興安嶺》為依托,從文本解讀到活動實施,始終圍繞語文核心素養展開,讓人耳目一新。
何燕老師的《秋天的雨》則如一篇優美的散文,她引導學生細細咀嚼語言滋味,在字里行間感受秋意與詩情。
姜玲玲老師帶來的《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則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體現出教師對語文教學本質的深刻理解。
梁艷老師以《呼風喚雨的世紀》為題,通過對比古今生活之變,將科技與人文巧妙融合,突破教學難點,引發無限思考。
曹琴老師則以《爬山虎的腳》為例,從細節處入手,以語言為抓手,讓植物之“腳”步步生花,教學策略實用而生動。最后登場的是程黎老師,她以《桂花雨》為媒介,將縷縷桂花香化作綿綿思鄉情,教學設計情感充沛、意境深遠,為本次比賽畫上圓滿的句號。
八位老師說課風格各異,卻共同體現出對語文教學的深刻理解與熱忱追求。她們或理性剖析,或詩意渲染,或沉穩扎實,或靈動創新,真正實現了“以單元為綱、以文本為基”的教學理念。
慧語點評助成長
賽后,評委老師從教學目標定位、文本解讀深度、活動設計實效、學生主體體現等多個維度進行專業點評,充分肯定了老師們在單元整體架構下的單篇教學探索,也提出了中肯的改進建議。
秋光正好,教研如詩。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說課比賽不僅是一次教學技能的精彩展示,更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深度碰撞與融合。
賽后,老師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持續深耕語文教學研究,不斷探索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精讀教學的有機融合之道。相信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魏柳河學區的語文教師們必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專業的素養,共同書寫語文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唐杉 董曉莉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