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是蚊媒傳染病易發季。為有效降低并控制媒介伊蚊密度,嚴防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在我市的發生與流行。今天為您推出醫療機構、農貿市場和居民家庭篇。
醫療機構防蚊滅蚊技術指引
一、孳生地排查與處理
每日巡查清除廢棄盆罐、飲料罐、食品盒等積水容器,重點清理綠化帶內隱蔽垃圾、大片落葉、廢棄容器,防止積水。無法清除的容器必須倒扣存放。
蚊蟲活躍時期或登革熱、基孔肯雅熱流行時期(5-10月),建議撤除花盆托盤,水培植物改用土培方式或3-5天換水一次、清洗根部、刷洗容器壁,或采用投藥、隔斷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孳生。

噴水池、蓮花池等需養魚防蚊。消防水池、蓄水池須加蓋密閉,建立每月檢查清洗制度。沉沙井安裝防蚊閘,地下車庫集水井做密封處理。對難以清除的積水,應投放持效性久、效果好的滅蚊幼藥物進行防制。
二、室內外綜合防制
傳染病病房所有門窗、排氣口必須安裝 20目防蚊紗網,必要時噴涂長效殺蟲劑。如有蚊蟲滋擾,在符合醫院管理規定的前提下,使用家用殺蟲劑滅蚊,通風半小時后人員方可進入。公共區域,如衛生間、天臺、樓梯間、走廊等,合理布放滅蚊燈,重點覆蓋綠化帶、低樓層走廊、衛生間等區域。

大面積消殺應聘請專業公司,采用超低容量噴霧處理開闊區域,熱煙霧處理地下車庫等密閉環境,滯留噴灑處理綠化帶等成蚊棲息場所,降低成蚊密度,并對消殺藥物、器械使用情況做好記錄。夏秋季每月組織全院滅蚊行動,重點清除衛生死角和積水。
三、醫院外圍周邊聯防聯控
建立防控帶,每月清理院區外圍 50-100 米范圍內孳生地,與轄區社區建立聯防機制。
農貿市場防蚊滅蚊技術指引
一、環境整治與積水管理
加強衛生保潔,市場干凈整潔。排水為暗渠,在下水道口加裝防蚊閘,填平地面洼地,消除衛生死角。

清理市場內各類容器積水,包括檔口的洗菜桶、泡沫箱、瓶、罐等,及時處理洼地和塑料薄膜積水。魚檔、海鮮檔的閑置泡沫箱、桶必須加蓋存放或移入室內。花卉植物檔口需及時清理花盆及盆托內積水,水培植物改用土培方式或3-5天換水一次、清洗根部、刷洗容器壁,或采用投藥、隔斷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孳生。
畜禽飼養檔口每日更換動物飲水槽積水,每日下班沖洗下水溝槽。每天檢查排水溝暢通情況,發現積水立即疏通。對沙井、電纜溝、排水溝等難以清除積水的區域,應每隔10-15天投放持效性久、效果好的滅蚊幼藥物進行防制。
二、成蚊消殺措施
市場周邊綠化帶實施滯留噴灑,重點處理墻面、墻角及檔口下部陰暗處。綠化植被噴灑至2米以下高度,確保葉片背面均勻覆蓋藥液,每月至少處理一次。

外環境采用超低容量噴霧,作業時間選擇清晨或傍晚,每周1-2次。市場內部優先使用滅蚊燈等物理防制措施。內環境消殺建議聘請專業隊伍,確保用藥安全。建立消殺記錄臺賬,記錄作業時間、處理區域及用藥劑量。
設立專職人員,負責日常衛生巡查和問題整改,每周發動商戶參與孳生地清理。
居民家庭防蚊滅蚊技術指引
一、個人防護
蚊蟲活躍區域和活動高峰時間(伊蚊早上7:00-9:00,下午5:00-7:00),居民應做好個人防護,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必要時使用驅蚊液(含避蚊胺、驅蚊酯等有效成分)、驅蚊貼等產品。室內可安裝紗門紗窗,夜間睡眠時使用蚊帳。

二、孳生地管理
夏秋季,建議撤除花盆托盤,水培植物改用土培方式或3-5天換水一次、清洗根部、刷洗容器壁,避免蚊蟲孳生。每周檢查飲水機水槽、冰箱底部水盤等隱蔽處防止積水。
陽臺、天臺、庭院內的花盆及托盤、泡沫箱、廢棄瓶罐等容器應及時清理,廢棄容器要清除,閑置容器要倒扣放置,儲水容器如水缸應加蓋。竹筒、樹洞應進行封堵或改造,蓮花池養魚防蚊。空調冷凝水應及時排凈,廢棄輪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下水井進行防蚊封堵,有條件的建議將明溝改為暗渠。
倡導每個家庭每日抽出三分鐘,檢查并清除房前屋后、陽臺天臺的花盆托盤、閑置容器、水生植物容器、儲水桶(加蓋或紗網密封)等積水點。

三、室內滅蚊
室內如有蚊蟲滋擾,可使用殺蟲氣霧劑、蚊香液、盤香等減少蚊蟲叮咬。使用發煙滅蚊片或全屋用殺蟲氣霧劑施藥時,應先關閉門窗,施藥后人員離開,30分鐘后再開窗徹底通風后方可進入。可配合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工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