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仿生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執行偵察任務
□ 記者 鄧勇 文/圖
一只顏色鮮艷,形似機械獵犬的小家伙在瓦礫堆靈活穿梭,執行偵察任務……近日,“應急使命·2025”高原山區地震救援演習在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舉行,在這樣一場國家級的演習實戰中,綿陽科技城新區企業——綿陽市五八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五八機器人”)旗下的3.0版應急搜救四足機器人表現卓越,不僅為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智慧擔當,更彰顯了科技在提升救援效率與安全性方面的巨大潛力。
據悉,“應急使命·2025”高原山區地震救援演習由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極端災害事故場景新質救援能力檢驗”為課題,按照研判極端場景、實戰操作驗證、成果評估轉化的方式組織實施,聚焦極端性、專業性、實戰性,設置6個專題和20個科目,投入各類應急力量2000余人,動用各類航空器和400余臺(套)新質應急裝備。
演習中:接到指令后,五八機器人搶險救援應急小分隊立即攜帶格式裝備,向模擬“震中”區域全速開進。抵達“災區”后,現場景象觸目驚心,房屋坍塌、瓦礫堆積如山,扭曲的鋼筋遍布其間,環境高度復雜危險。面對廢墟、未知的被困者、惡劣天氣以及緊迫的救援窗口期,五八機器人的應急搜救四足機器人展現出強大性能。
在現場,這只顏色鮮艷,形似機械獵犬的小家伙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靈活穿梭于復雜地形,無需等待開辟安全通道或加固墻體,便能敏捷攀爬瓦礫堆,輕巧穿越鋼筋障礙,迅速進入受損建筑內部。在坍塌縫隙與廢墟洞口之間,攜氣體檢測、紅外線成像、聲波分析功能的它反復執行偵察任務,精準搜索生命跡象,并實時回傳現場音視頻、環境數據及感知信息,為救援決策提供關鍵支持。基于其優異表現,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特別給予了“廢墟穿梭 高危偵察”的高度評價。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綿陽舉行的川北戰區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演練中,五八機器人旗下的四足仿生機器人就曾亮相,不僅能替代或輔助消防員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火災、地震等危險環境,執行救援、偵察、破拆等高風險任務,還能在火災易發、危化品泄漏等高風險場所進行常駐巡邏偵察,有效降低險情發生率。
“此次演習,檢驗了該型四足機器人在高危廢墟環境下無懼風險、穩定作業的‘單兵’能力,為科學救援、高效救援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和創新應用案例。”五八機器人公司相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潛心磨礪技術,深化智能救援裝備研發與應用,致力于為構建更加強大、高效的國家應急救援體系,貢獻更多科技智慧與創新力量。
綿陽機器人產業,是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的優勢領域和主攻方向,已基本形成涵蓋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擁有兵裝58所、天鏈機器人、樂聚機器人3家本體制造企業和長虹、九洲等10余家關鍵零部件企業,2024年綿陽市機器人產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34.7%。
同時,綿陽還通過不斷征集人工智能企業場景需求、匯總企事業單位場景開放計劃等,讓全市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天鏈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飛行員”在空軍某基地落地應用,綿陽樂聚“夸父”機器人走進課堂,綿陽中學實驗學校獲頒“全國人工智能教育實驗校”,長虹集團、兵裝58所成功入選國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9所學校AI應用入選全省2024年數字校園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未來,綿陽將繼續以應用場景為牽引,不斷挖掘人工智能豐富場景資源,打造工業制造、文旅、養老、應急等多領域特色優勢示范場景。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