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興回族鄉大聯村,兩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播種冬小麥。 記者 彭紫薇 攝
□ 衡廷凡 任瑩瑩 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立冬剛過,鹽亭縣丘陵地帶的坡耕地上,冬小麥播種正忙。11月13日,在大興回族鄉大聯村雪坡埡,兩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沿著坡地自主駕駛,在土地上劃出整齊的播種線。農機手羅曉瓊不再像往年那樣緊握方向盤,而是輕松查看屏幕上自動生成的軌跡。“這北斗導航就像‘扶穩’了方向盤,再陡的坡,它也能走直線,一行一行,精準得很。”
這幅“坡地行駛如履平地”的播種畫面,源于鹽亭縣對智慧農機的大力推廣。鹽亭屬于丘陵地區,坡地因地形復雜、地塊零散,長期存在播種效率低、質量難保證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戶。為破解丘陵地區播種難題,鹽亭縣農業農村局將推廣北斗導航播種技術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通過組織技術培訓、提供購機補貼、建立示范田塊等一系列“組合拳”,讓這項智慧科技從概念走進田間地頭。
“我們不僅要讓農戶看得見效果,還要用實實在在的政策,降低他們使用新技術的門檻。”鹽亭縣農業農村局干部李珍介紹,隨著北斗導航播種技術的推廣應用,當地坡地冬小麥播種實現了“質量好、速度快”的雙重突破。
正是在這些舉措的激勵下,種糧大戶何旗峰今年毅然為自己的農機裝上了北斗導航系統。“瞧這行距、深度,像尺子量過一樣!縣農業農村局干部推廣時說的好處,現在全在地里看到了。”站在地頭,何旗峰臉上滿是欣喜,“出苗齊,后期管理省心,我對來年收成信心足得很!”
以往,在這片起伏的丘陵地帶,播種全靠“老把式”的經驗,“漏播重播、行距不一”是常態。如今,北斗導航憑借其“厘米級”定位與自動糾偏功能,不僅保證了播種質量,更帶來了驚人的效率提升。“一天能播120多畝,再過十來天,我的地就能全部播完!”何旗峰盤算著,效率比往年提高了近一半。
在科技的加持下,北斗導航技術如同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坡地冬小麥高效、優質播種的新模式。目前,鹽亭縣已播種冬小麥10萬畝,預計11月底將全面完成23萬畝播種任務。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