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愛挽袖 用熱血為生命“續航”
1-9月,我市3.5萬余人次無償獻血1124萬余毫升

綿陽詩麗堂公司員工在興力達獻血屋參加無償獻血。 記者 李錦輝 攝
熱血映初心,大愛暖綿州。近日,涪城區石塘街道的居民走進市中心血站,石塘路、御安等社區群眾排起長隊,用涓涓熱血傳遞城市溫情。這一幕,正是綿陽無償獻血熱潮的生動縮影。2025年1-9月,全市共有35590人次踴躍獻血,采集血液56224.5個單位(合計11244900毫升)——按50公斤成年人全身血量計算,相當于2800余人的總血量。無數份愛心匯聚成守護生命的“紅色暖流”,繪就綿陽的文明底色。
團體獻血扛大梁
筑牢臨床用血“壓艙石”
團體獻血作為臨床用血的“穩定器”,在今年的獻血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月,全市共開展341次團體獻血活動,貢獻了約46%的獻血總量,有效緩解了臨床用血帶來的壓力。
在眾多團體中,基層力量活力滿滿:石塘街道、楊家鎮等將無償獻血融入日常,每年常態化組織3次以上獻血活動,通過工作群推送、村社大喇叭播報等方式普及獻血政策,動員居民和轄區企業共同參與;醫療系統率先垂范,1-9月組織團體獻血83場,6095名醫務工作者以專業身份破除“獻血傷身”誤區,樹立行業榜樣;高校青春力量踴躍參與,28場“青春熱血、愛心校園”活動走進校園,創新推出“獻血車進宿舍區”“周末專場”等服務形式,1.2萬余份科普資料精準觸達青年學子。
精準宣傳全覆蓋
愛心理念入人心
針對部分群眾對無償獻血的認知誤區,我市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宣傳網絡,面向不同群體開展個性化宣傳,讓獻血知識、政策紅利直達千家萬戶。
面向社會大眾,上百個電子閱報欄、300余輛公交車載電視、2000余輛出租車頂LED屏循環播放宣傳標語,多輛獻血公交宣傳車穿梭城區,38個景區電子屏讓愛心與風景相伴;涪江觀察APP開設“綿陽獻血”專欄,100多個多媒體閱報欄滾動播放主題視頻,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上百條新聞報道、200多條科普短視頻,讓獻血知識觸手可及。
面向團體與青年,安排專人對接團體單位,通過“感謝狀”“光榮榜”“愛心企業”認證等方式激勵凝聚力量;走進高校開展10 場專題宣講,覆蓋1.4萬名學子,回收5000余份調研問卷。
面向獻血者與用血者,深入挖掘“百次獻血達人”事跡,制作多條主題短視頻傳播正能量;為993人辦理“健康綿州博愛卡”,協助5名金獎獻血者就醫,發送“血液去哪兒”短信傳遞價值認同;張貼400余張“血費報銷一次都不跑”宣傳海報,投放3萬張宣傳折頁,讓政策紅利直達群眾。
品牌活動常態化
獻血成城市新風尚
從常態活動到特色品牌,我市不斷豐富無償獻血參與場景,讓“為愛挽袖”成為文明綿陽城市新風尚。
借助“6·14 世界獻血者日”表彰活動、節假日等舉行獻血活動,以及“公務員無償獻血月”、“5·8紅十字日”等聯動活動,通過“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凝聚社會共識。“白衣天使獻血月”每年2月、8月如期開展,以專業示范傳遞科學獻血理念;高校獻血活動創新設置簽名墻、抽獎等環節,讓奉獻愛心充滿青春儀式感。
一滴熱血,一份擔當;一座城池,滿城溫情。3.5萬人次的無私奉獻,341場團體獻血的同心聚力,無數條宣傳信息的溫暖傳遞,讓無償獻血不僅保障了臨床用血需求,更成為綿陽人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生動見證。這份跨越年齡、職業的熱血約定,正持續書寫著“健康綿州、博愛之城”的溫暖篇章。(記者 彭雪)

編輯:郭成